“他做的也不是我们公司的股票,他就是投资人,喜欢做股票,我们也警告过他肯定不能做我们公司的股票。”5月8日上午,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询问,昊海生科董事长侯永泰在电话中表示,公司实控人蒋伟多年来都不参与公司的实际经营,其案件所涉的交易行为与公司股票无关。
侯永泰看似“划清界限”的表态 ,与前一晚昊海生科(SH688366,股价52.26元,市值121.87亿元)的一则公告有关。根据昊海生科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5月8日,昊海生科股价下跌1.71%,报收52.26元/股。
但记者注意到,尽管蒋伟多年来不在公司任职,但从公司创立至今的股权架构来看,蒋伟的影响力早已深深植入昊海生科的基因。2007年,他以昊海化工为依托,搭建起昊海生科在医用可吸收生物材料领域的产业版图。即便后来股权结构不断调整,蒋伟夫妇始终稳坐控股股东之位。
如今,蒋伟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是否会给昊海生科带来影响?5月8日,蒋伟接听记者电话时表示案件在调查中,此后则婉拒了记者进一步采访的请求。
实控人蒋伟鲜有公开露面
蒋伟是昊海生科的创始人之一。2007年,蒋伟创立了昊海生科的前身昊海有限,开始运用在管理及投资化工业务方面的经验,并通过昊海化工及其他业务累积资金。
2007年5月,昊海有限通过引入上海华源生命科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源)完成了首次增资,注册资本增至7242.13万元,上海华源除现金出资外,还向昊海有限注入上海华源松江分公司(松江厂)资产。
这次合作,不仅为昊海生科后来的玻尿酸业务打下基石,也使侯永泰及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吴剑英与蒋伟有了交集。2009年9月开始,昊海有限的指挥棒交到了侯永泰手中。到目前为止,侯永泰一直担任昊海生科的董事长,也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至于蒋伟,在此后的公告中均以控股股东及实控人身份出现,没有在上市公司任职。据昊海生科新近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蒋伟、游捷为公司第一、第二大股东,持股数量分别为6652.80万股、4032.00万股,持股比例为28.53%、17.29%。一季报显示,蒋伟和游捷为夫妻关系,是昊海生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公告上都披露得很清楚了,他(蒋伟)做的也不是我们公司的股票。”侯永泰在电话中明确表示,蒋伟并未在上市公司内部担任实际职务或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由于对记者身份的不确定,其表示可以跟记者在公司业绩说明会上做进一步沟通。
2025年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蒋伟、游捷夫妇以73亿元人民币的财富居于榜单第3206位。
记者也注意到,与不少企业实控人频繁现身公司各类经营活动不同,蒋伟鲜有公开露面;游捷的主要身份也一直是某公立医院的临床医生,在昊海生科内部,其自2010年7月起任董事,并于2014年12月调任非执行董事。
凭借对昊海生科的长期持股,蒋伟与游捷已积累了可观的财富。特别是在2024年,昊海生科大手笔现金分红达2.31亿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54.92%。据记者统计,这也是昊海生科自A股上市以来,分红金额最高的一年。以蒋伟、游捷夫妇合计持有昊海生科约45.82%股份计算,他们去年分红金额约1.06亿元。
5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联系到蒋伟本人并向其询问调查进展。蒋伟表示,该内幕交易案还在调查中。此后,蒋伟婉拒了记者进一步采访的请求。
昊海生科曾是“资本宠儿”
玻尿酸在医美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前些年昊海生科成为“资本宠儿”。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时,昊海生科头顶“玻尿酸第一股”的光环,以每股89.23元刷新当时的科创板发行价纪录。伴随这次上市,昊海生科也成为首家“H+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
复盘昊海生科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目前涵盖的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四大业务板块,基本上是通过不断并购的方式逐步建立起来的。
2007年引入上海华源后,昊海有限又先后并购了上海建华与上海其胜两家企业,加上上海华源注入的松江厂,昊海有限很快切入医用透明质酸钠,也就是玻尿酸领域。
当时,公司的重心在眼科业务,因此并购了多家人工晶状体相关公司。比如,2015年在香港上市后,昊海生科继续“买买买”:2016年,花费3058.2万元完成对河南宇宙100%股权的收购、花费7000万元收购珠海艾格100%股权、花费3.6亿元收购深圳新产业60%股权;2017年,花费2.16亿元收购境外企业contamac;2021年又收购了亨泰视觉、厦门南鹏两家OK镜公司。
经过频繁并购,昊海生科的业绩增长迅速,营收规模从2010年的1.4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3.54亿元。在2023年以前,眼科业务一直是昊海生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随着玻尿酸在医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昊海生科顺势切入这一赛道。2013年,昊海生科的“海薇”获批,成为国内首款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因为早期国内获批上市的相关产品数量有限,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玻尿酸产品毛利率均超过90%。一支成本约20元的1ml装玻尿酸,昊海生科的出厂销售价接近300元。而在美容医院,它的终端零售价大约为800元~1000元。
为丰富医美板块产品,昊海生科在2021年以2.05亿元总投资获得欧华美科63.64%股权,将医美产品线拓展至射频及激光医疗设备和家用仪器领域,并通过持有美国Eirion约13.96%股权,拓展“外用涂抹+经典注射”肉毒素领域。目前,昊海生科共有4款玻尿酸医美产品。
去年昊海生科营收微增
2023年开始,医美业务取代眼科产品,成为昊海生科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当眼科、骨科产品被接连纳入国家集采,压力都转移到玻尿酸医美产品上。
2024年,昊海生科实现营收26.98亿元,同比微增1.64%;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1.04%。公司四大板块中,仅有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3.08%,其他三大板块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但是2024年,昊海生科在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板块占比超过六成的玻尿酸产品销售收入增速从2023年的95.54%跌至23.23%,营收为7.42亿元;占比超两成的射频及激光设备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滑6.97%。眼科、骨科两大传统支柱业务因集采冲击,收入分别同比下滑7.60%、4.11%。
与此同时,昊海生科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70.46%下降到2024年的69.89%,而在2016年,这一指标为84%。
对此,昊海生科解释称,尽管医美玻尿酸产品的营收和集团收入增长带动毛利率向上提升,但眼科人工晶状体、眼科黏弹剂及骨科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产品在报告期内处于新一轮的国家或省级集中带量采购的实施阶段,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完全冲抵了玻尿酸产品销售增长对整体毛利率增长的贡献。
此外,在昊海生科列出的一组数据中,医美玻尿酸产品及眼科产品的毛利率均不及同行。
在此背景下,不同机构对昊海生科前景的评价出现分歧。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在昊海生科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发布后,下调了公司股价、营收及EPS(每股收益)预测。机构指出,受医美市场低迷、玻尿酸新原料冲击影响,公司未来发展仍存不确定性。而平安证券发布研报指出,虽然人工晶体产品受集采影响,由于基数原因,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受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41%),但随着影响有望出清,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