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3 07:29:2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华熙生物Q3净利暴增55.6%!医美新品环比翻倍,董事长亲自操刀逆袭

  华熙生物2025年三季报出炉,最引人关注的不是营收,而是利润——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6%,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尽管前三季度整体营收和净利润仍处于同比下降通道,但Q3单季的盈利改善信号强烈,市场为之侧目。

  从财报数据来看,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1.6亿元,同比下降18.4%;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下滑30.3%。表面看仍在调整期,但拆分季度数据后可以发现明显趋势:Q1净利润同比下滑58.1%,Q2迅速收窄并转为同比增长20.9%,Q3进一步扩大至+55.6%。这种逐季回暖的背后,是公司在战略执行上的持续发力。

  业务层面,原料业务保持稳健,医药级透明质酸等高端材料收入同比增长2.69%,毛利率高达84.8%,显示出技术壁垒的护城河依然坚固。医疗终端表现亮眼,Q3收入同比增长14.51%,其中医美新品“润百颜·玻玻”与“润致·缇透”放量显著,“玻玻”环比增速超100%,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与此同时,皮肤科学板块虽仍在转型中,但米蓓尔、BM肌活等品牌通过组织优化和费用管控,经营利润已出现明显修复。营养科学业务则实现利润端扭亏为盈,依托原料技术协同优势逐步显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费用结构的优化。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下降6.8个百分点,Q3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4.9个百分点,反映出公司正从过去“烧钱换流量”的模式转向“效益导向”的精细化运营。这一转变与董事长亲自下场推动组织改革密切相关,也印证了管理层对长期价值的重新聚焦。

  我始终认为,评判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核心,不只是看它当下卖了多少产品,而是看它有没有持续输出创新的能力。华熙生物正在做的,是在稳住透明质酸基本盘的同时,向PDRN、小核酸、麦角硫因、植物源重组蛋白等前沿领域延伸。近期参与禾元生物科创板战略配售、认购圣诺医药-B股份,都是在强化合成生物学平台能力和产业链纵深布局的具体动作。尤其在全球ECM(细胞外基质)研究领域,公司已与头部实验室达成合作,走在了行业前列。

  当然,挑战也不容忽视。皮肤科学业务调整尚未完全结束,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压力仍在,这也是毛利率小幅下滑的原因之一。光大证券下调了未来三年盈利预测,但也维持“买入”评级,说明机构更多是在用短期波动换取对长期竞争力的认可。

  站在当前节点,我不否认华熙仍在阵痛期,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次有目标、有节奏的战略重构。当营销回归理性,研发真正成为引擎,这样的华熙,或许才刚刚开始释放它的潜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