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1日电(韦鹦曦)11日,华熙生物入选新华社品牌工程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双方将携手共进,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品牌传播、智库研判、资源对接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以技术变革引领全球产业进化
华熙生物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崛起的代表,因为中国生物制造业的崛起,华熙成为了生命关键抗衰老物质透明质酸的全球领导者,并由此围绕多种抗衰老物质的研发和生产探索,成为了抗衰老物质的全球生物制造领先企业。华熙生物制造的透明质酸、依克多因、PDRN 成为了全球诸多著名500强医药护肤品公司的关键活性物,也成为了哈佛医学院、日本干细胞研究所的关键研究物质,许多跟诺贝尔奖相关的著名实验都有华熙生物的物质参与其中。
“科技创新是塑造中国品牌的必由之路”,华熙生物董事长兼总裁赵燕的理念,早已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据了解,作为全球透明质酸领域的领军者,华熙生物主导了该产业近三次关键变革:从微生物发酵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到酶切法攻克寡聚透明质酸量产难题,再到合成生物技术推动精准调控。每一步都改写着行业格局。
硬核成果背后,是对研发的持续加码。数据显示,华熙生物研发费用从2021年的2.2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46亿元,增幅超95%;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再达3.13亿元,保持高位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6月,企业累计申请专利960项,其中发明专利759项,授权专利520项;核心技术“酶切法制备寡聚透明质酸盐”斩获中国专利金奖,且在中、美、欧等多国获得授权,技术竞争力获国内外认可。2025年世界透明质酸大会上,华熙生物发布口服HA关节保护研究、HA-ECT复合物透皮吸收技术两大成果——前者填补口服透明质酸关节保护领域研究空白,后者抗氧化能力较普通HA提升300%,再次彰显中国生物科技企业的科研实力。
据悉,华熙生物目前已构建起覆盖糖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科研体系,打造300亿级分子数据库与AI辅助研发平台,不仅承担全球超40%的透明质酸原料供应,更与哈佛、剑桥等国际顶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推动透明质酸向“生物医学基础设施分子”升级,助力产业向万亿级市场迈进。
逆向研究打开中国企业的前沿研究探索
跟中国许多原来只有制造业的企业一样,华熙生物逐渐开始利用制造业所积累的利润反补前沿研究,并探索品牌转化,尽管有很多声音质疑华熙生物为什么不聚焦制造,但赵燕依然相信研发与品牌代表了微笑曲线的两端,没有研发和品牌,中国产业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企业迈向前沿研发和中国品牌制造业是最坚实的底牌和基础,以华熙生物为例,正是因为生物制造业的基础,华熙生物才可能通过逆向工程打开细胞生物学和糖生物学的基础。董事长赵燕回顾:我们的原料不但供给了全球企业,更供给了全世界的科研机构,由于华熙生物可以做到对透明质酸这类关键糖类物质分子量大小的精准控制,我们才有机会与细胞生物学、再生医学的全球顶级研究机构合作,才有机会发现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会对干细胞分化为目标细胞产生影响,可以说,这是我们利用中国企业的产业优势为前沿研究开拓了很多空间。
华熙生物反哺前沿研究,后端拉向以品牌为中心的产业应用转化。很多人认为华熙生物的布局链条过长不够聚焦,但赵燕认为中国制造往上游迈向前沿研发,往下游迈向中国品牌是不能回避的一条道路,只有把全链路探索清楚,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企业高质量增长需要多方共建行业生态
华熙生物探索中遇到的问题代表了一个制造强国迈向研发强国和品牌强国的过程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的内卷中怎么坚持研发与品牌,包括了怎么预防资本市场题材过快切换对中国龙头企业塑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包括了不科学、混乱和易受操控的舆论市场对产业企业自然进阶的伤害。而这些中国龙头企业软实力塑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有责任的媒体、研究者,思考者的加入,一起塑造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生态环境,给中国的研发和中国的品牌走向全球做出典型的探索,共同塑造中国软实力崛起的繁荣健康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