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20:48:10 股吧网页版
润熙泉关停 华熙生物化妆品业务突围记
来源:北京商报


K图 688363_0

  调整“边缘”品牌,华熙生物转型变革提速。9月10日,针对旗下润熙泉品牌关停一事,华熙生物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该品牌的存续对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利润贡献没有意义,相关调整是华熙生物聚焦主业和主要品牌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高流量带来的销量增长见顶,行业内多品牌陷入高增长难以为继的局面,华熙生物同样如此,业绩下滑成为常态。为寻求破局之法,华熙生物开启一系列关于转型变革的动作,而此次关停润熙泉,或许只是华熙生物转型的一步。

润熙泉抖音旗舰店截图

  回应:润熙泉非公司主要品牌

  业内关于润熙泉品牌关停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淘宝平台已无法检索到润熙泉官方店铺;抖音平台润熙泉官方旗舰店虽仍然存在,且有18万粉丝,但店内商品已全部清空,处于无货可售状态。此外,润熙泉小红书账号已经于4月22日后停止更新。

  在被问询相关情况时,华熙生物相关人士并没有否认品牌关停的消息,不过该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强调:“润熙泉从来不是华熙生物的主要品牌……该品牌的存续对华熙生物的营收和利润贡献没有意义……”

  在华熙生物方面的回应中提到,“相关调整是华熙生物聚焦主业和主要品牌的一部分”。

  华熙生物从来没有披露过关于润熙泉的数据,不过从现有的财报信息推断来看,润熙泉在公司整体营收中占比较小。

  根据2024年财报数据(2024年之后华熙生物不再披露各品牌具体营收数据),华熙生物旗下四大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营收分别为9.23亿元、6.49亿元、2.9亿元、2.79亿元。而这一年,其功能性护肤业务的总营收为25.69亿元。除了上述主要四大品牌外,华熙生物旗下还包括润熙泉、润月雅、甜朵、佰奥本集等品牌。

  不是主要品牌,关停是战略调整的一环,这是华熙生物传递的信息。根据公开资料,润熙泉是华熙生物于2019年推出的功能性护肤品牌,其商标所属为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后者系华熙生物旗下100%控股子公司。推出之初,该品牌定位为以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护肤品牌,主打抗衰和修护功效。根据公开报道,润熙泉曾是华熙生物较为看重的品牌。随着该品牌的推出,润熙泉在天猫、抖音、微信等平台均曾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旗下产品涵盖了次抛、水、乳、霜、面膜等多个品类。润熙泉在法国、日本、韩国三地均设有实验室。此外,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该品牌主理人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品牌在2020年至2024年10月累计营收已达到3亿元。“润熙泉的目标是冲击10亿元。”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润熙泉或许是华熙生物在胶原蛋白领域的探索。但随着华熙生物创始人赵燕炮轰胶原蛋白概念舆论的发酵,品牌逐渐边缘化。不过,这种观点被华熙生物方面否认。华熙生物相关人士表示:“润熙泉不是主打胶原蛋白的品牌,胶原蛋白从来不是华熙生物的战略,将这样的边缘品牌与胶原蛋白做关联,放大华熙生物对这些边缘品牌的整顿,是对华熙生物和透明质酸产业攻击的一部分。”

  在美妆资深评论人、美云空间电商创始人白云虎看来,华熙生物关停润熙泉品牌,表面上看是业绩表现达不到预期,但核心因素还是品牌本身缺乏持续的发展能力。“至于润熙泉的品牌定位,无论是否与胶原蛋白关联,都离不开‘功效护肤’概念。近两年,功效护肤领域面临‘发展瓶颈’。在头部品牌逐渐聚焦的大环境下,留给其他品牌的发展空间有限。一旦品牌无法在短期内达到一定规模,就会缺乏‘足够的投入资源’进而夭折或被放弃。”白云虎说道。

  功能性护肤的困局

  华熙生物对于润熙泉品牌的关停,是功能性护肤业务转型变革路上的一步棋。

  单从财报数据来看,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业务在近两年的表现并不乐观。根据财报数据,2024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业务收入为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其中,四大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肌活营收分别为9.23亿元、6.49亿元、2.9亿元、2.7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2.63%、41.69%、31.76%、52.06%。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功能性护肤业务,2024年后改名为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

  随着功能性护肤业务从第一大营收业务退居第二以及营收仍在不断下滑,华熙生物整体业绩也难言乐观。2025年上半年,华熙生物营收、净利润下滑19.57%、35.38%;2024年,华熙生物营收、净利润分别下滑11.61%、70.59%。

  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业务曾一度助推华熙生物创下增长神话。根据财报数据,2019—2022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分别为6.34亿元、13.46亿元、33.19亿元、46.07亿元,该业务的营收占比在2022年达到72.45%。与此相对应的是,华熙生物整体营收也呈现了高速增长。2019—2022年,华熙生物营收增速为49.28%、39.63%、87.93%、28.53%。

  在白云虎看来,华熙生物总体业绩不理想的核心原因,还是其过往的业绩都是建立在“流量运营”的基础上。一旦流量成本持续上涨和投资效益下降,就必然遭遇“天花板”,面临业绩增长停滞甚至下滑的困境。

  北京商报记者翻阅华熙生物过往财报发现,功能性护肤业务高速增长伴随的是营销费用的高投入。根据财报数据,2019—2022年,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分别为5.21亿元、10.99亿元、24.36亿元和30.49亿元。

  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则分享了另一种观点:“随着市场参与者的增多,竞争压力增大,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也变得更加多样化,这也可能导致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产品在市场份额上受到挤压。”

  品牌竞争力是关键

  华熙生物素来有着“玻尿酸巨头”的称谓。曾经的华熙生物站在了玻尿酸迅速发展的风口,凭借着在B端市场的布局,一度成为头部玻尿酸供应商。在拿下了B端市场的半壁江山之后,不甘只做玻尿酸供应商的华熙生物走向了C端市场。而凭借着润百颜等品牌的发展,同样创下了不俗的发展纪录,但这些都没有维持太久。

  当面临整体业绩增长难的困境时,华熙生物不得不开启转型变革。2024年,被称为华熙生物变革元年,这一年,华熙生物推动内部进行大规模的变革,尤其核心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的变革。

  根据华熙生物披露的信息,针对该业务,华熙生物的变革涉及经营、产品、渠道、组织、品牌五大方面。在经营逻辑方面,华熙生物从过去流量驱动的销售模式转变为基于严密科学论证的品牌传播逻辑,致力于将科研创新转化为消费级别的解决方案。在产品层面,华熙生物将坚持从大组学等前沿科技出发,深入解析皮肤肌理,旨在为多元化的护肤需求提供科学解决方案。而渠道策略上,华熙生物近期停止了在各个平台基于价格促销的投流,转而通过重新梳理品牌的功效技术基础,以期获得最高的投放获客模型。同时,华熙生物也在公告中强调:“公司总经理(赵燕)聚焦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事业线,深入业务细节,从追逐热点的销售型团队到培养符合公司价值观和科技信仰的创业型团队。”

  体现在具体的品牌上,在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华熙生物提及,BM肌活与米蓓尔已率先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建立“更扁平、更敏捷”的团队架构,明确业务团队的核心工作要从简单组合和花预算外包模式彻底转向团队自身能力的建设。报告期内,BM肌活与米蓓尔已完成团队调整,人效显著提升,同步推动了库存周转效率的改善,调整后综合费率持续下降,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在白云虎看来,不论是玻尿酸行业,还是胶原蛋白领域,随着内卷加剧,最终都会导致其“竞争力下降”。对于华熙生物而言,未来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功效护肤”领域保持持续的科研和品牌竞争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