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江虹实习生金小童北京报道
4月27日,商务部、财政部等6部门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旨在更好满足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需求,扩大入境消费。
记者注意到,退税起点下调至200元,将惠及更多中小商户共享入境旅游红利。“此次政策调整以消费场景重构为核心,构建起‘低门槛+广覆盖+便捷化’的三维支撑体系。”联合国旅游组织专家贾云峰认为,起退点降至200元的实质性突破,将覆盖更多日常消费场景,让特色小吃、文创手信等“小额度、高频率”消费纳入退税体系。
六部委通知指出,在推动离境退税商店增量扩容方面,鼓励各地在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港口、酒店、机场等场所增设退税商店,扩大覆盖范围。积极引导国际名品、国货潮品等店铺成为退税商店,支持有条件地区打造退税特色街区。同时,放宽离境退税商店的备案条件,新增纳税信用M级,进一步简化备案流程,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在收齐备案资料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并健全退出机制,严处违规行为。
丰富离境退税商品供给上,指导退税商店增加老字号产品、非遗产品、智能产品等优质商品供应,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培育“城市礼物”“必购必带”等特色产品进入退税商店。
离境退税服务水平提升方面,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加快完善离境退税管理体系,将“即买即退”推广至全国,鼓励设立集中退付点,鼓励有条件地区将退税物品进行封装打码,便利海关验核;合理确定退税代理机构服务费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支持退税代理机构开展合作与跨区域运营;现金退税限额提至20000元,提供多元支付方式;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加强退税政策、网点等宣传,严打违规行为。
贾云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入境旅游市场复苏与扩大内需战略交汇的关键节点,这份政策文件恰似一剂强效催化剂,既精准回应国际旅客消费诉求,更深度契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布局。在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班恢复、文旅融合发展的组合拳中,离境退税政策的系统性升级,正为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开辟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不过他也强调,新政实施仍需配套机制护航。要建立动态评估机制,针对不同客源国消费特征优化退费方式,可借鉴新加坡电子退税卡经验,探索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当政策红利转化为真实的消费增量,入境旅游购物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升,真正形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
华熙生物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此次政策对企业部分有利,华熙生物与中免有合作,跨境消费者通过中免购买华熙生物产品会更划算,可能会刺激跨境消费者消费。不过,目前华熙生物还是以线上销售为主,这种通过线下购买再退税的消费形式,线下渠道能力强的企业会更受益,对该司则利好有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目前这一政策还处于实施的初级阶段,国内大量商户对此还不知情也未做好相关准备。比如江西南昌最火的商业街——万寿宫的商户们,便还未做好相关准备。江西万寿宫文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锐直言目前入境游客占比太低,还不考虑申请入境免税商店。待入境客流量达到一定量时或会增加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