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源精电在2025年10月27日召开董事会及监事会,一口气审议通过了三项重要议案:针对“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项目”进行延期,同时批准公司及多家全资子公司使用两笔不同来源的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合计额度最高达2.4亿元。这一系列动作既反映了募投项目推进中的现实挑战,也体现了公司在资金运作上的审慎与效率。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马来西亚生产基地项目”的延期决定。该项目原计划于2025年1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现被推迟至2026年11月。根据公告,截至2025年9月底,该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7,684.15万元,使用进度为72.39%。延期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形势波动影响了市场需求预期,公司因此主动放慢投资节奏,在设备采购和软件投入上采取更谨慎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并未改变项目的实施主体、地点和资金用途,属于正常进度管理范畴,保荐机构也出具了无异议意见。
与此同时,公司还宣布将对两部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第一笔是来自2023年以简易程序发行股票募集的资金,额度不超过2亿元;第二笔是2024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所配套募集的资金,额度不超过4000万元。这些资金将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可转让大额存单等保本型产品,并可采用协定存款方式存放,期限均为12个月内。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且已获得监事会和保荐机构的认可,流程合规透明。
看到这里,我作为长期关注科技制造企业的观察者,其实并不意外。普源精电今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5.57%,净利润更是翻倍增长,说明主营业务在稳步复苏。但与此同时,股东户数小幅上升而机构持续入场,比如易方达、富国、景顺长城等基金新进十大流通股东,这背后反映的是专业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改善的认可。
在我看来,这次项目延期并非负面信号,反而体现出管理层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时的理性决策——不盲目赶工,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整产能布局,这对企业长远发展反而是加分项。而对闲置资金的高效打理,则展现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成熟。毕竟,对于一家正在海外扩张的仪器设备制造商来说,既要保证战略项目的稳步推进,又要兼顾财务稳健性,这种平衡能力恰恰是投资者最该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