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7 11:36:50 股吧网页版
年入6亿,回款要等一年!销售费用率超50%的欧林生物港股“补血”
来源:财中社


K图 688319_0

  2025年11月25日,欧林生物(688319)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这距离它在科创板上市仅过去四年时间。

  欧林生物由樊绍文与女儿樊钒共同管理。父亲早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工作,女儿则专攻商业管理领域。

  在这个看似平稳的企业传承故事背后,欧林生物正面临着严峻考验。公司手握可能填补全球空白的“超级细菌”疫苗,却同时深陷应收账款高企、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财务困境。

  “父女档”创业:年入6亿,但回款要等一年

  樊绍文的职业生涯始于1976年,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的工作经历,为日后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业奠定了基础。在创立欧林生物前,他已在医药行业积累多年经验。2009年,56岁的樊绍文选择人用疫苗作为创业方向,欧林生物由此成立。

  樊钒的求学经历则与生物医药并无直接交集。她本科学习酒店管理,硕士攻读商业管理,还拥有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加入欧林生物时,她从行政和人力岗位起步,成为公司早期员工之一。

  回顾欧林生物历史,《财中社》注意到其业绩经历了明显的起伏,从连年亏损到上市巅峰,再到业绩调整。

  早期的欧林生物曾经历艰难岁月。从2013年至2016年,公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营业收入微薄而营业利润始终为负。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50万元,营业利润为-2370万元。

  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公司业绩逐渐改善。2021年成为欧林生物的高光时刻,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52.23%;归母净利润约为1.11亿元,同比增长206.18%。这一年,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募集资金净额3.59亿元。

  然而,上市后的欧林生物却出现了业绩变脸。2022年和2023年,公司净利润持续下滑,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5.3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96亿元,同比下降9.38%;归母净利润为1756万元,同比下降33.94%。

  直到2024年,公司业绩才有所回升,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同比增长18.69%;实现归母净利润2076万元,同比增长18.24%。但这一净利润水平仍未能恢复到2021年的高点。

  从盈利质量看,公司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销售净利润率从2021年的22.16%降至2024年的2.67%,显示出公司虽然营收增长,但盈利能力大不如前。

  《财中社》注意到,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归母净利润132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然而,揭开这些表面数据,欧林生物的财务隐患令人担忧。

  截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高达5.66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62.37%。到2025年三季度末,这一数字进一步攀升至6.65亿元,同比增长25.84%。

  更直观的对比是,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5.89亿元,而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就达到了5.66亿元,近一年的收入都以“白条”的形式存在。

  招股书显示,2025年上半年的平均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高达385天。虽然客户主要是各地疾控中心,发生坏账的风险相对较低,但长达一年以上的平均回款周期极大地占用了公司的营运资金。

  单一产品依赖,押注“超级疫苗”

  欧林生物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三款已上市销售的疫苗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Hib结合疫苗和AC结合疫苗。其中,吸附破伤风疫苗是主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贡献了公司约91.4%和87.9%的收入。《财中社》注意到,这款疫苗的毛利率近年始终保持在95%左右。

  为了维持破伤风疫苗的市场地位,欧林生物支出了相当的销售成本。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达3.03亿元,占营收比例超过51%。

  其中,仅 “促销服务费”一项就达到了2.53亿元。这意味着公司每获得100元收入,就有超过40元用于销售推广。

  到了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依然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41.29%。这种销售驱动的模式,虽然支撑了当前产品的市场地位,但也对利润空间形成了挤压。

  面对现有业务的挑战,欧林生物将未来的发展押注在创新疫苗的研发上。这也是公司寻求赴港上市融资的核心原因。

  目前,公司研发管线的重点,是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rFSAV)。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引起医院感染的严重耐药致病菌,每年导致全球逾110万人死亡。目前,全球范围内均未有成功获批上市的金葡菌疫苗。

  欧林生物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合作研发的rFSAV,目前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所有受试者入组工作。这是国际上唯一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同类疫苗,研发进度处于全球前列。

  这款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案,在全国60余家临床中心同步开展。如果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年底揭盲,2026年年初读出数据。

  资金需求:A股定增终止转战港股

  研发创新疫苗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而欧林生物目前的现金流状况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choice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73万元,同比下降122.12%。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继续为负,约为-1974万元。

  主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无法覆盖研发投入,公司需要寻求外部融资。

  事实上,欧林生物早已意识到资金压力。2024年4月,公司开始筹划A股定增融资,但这一计划进展并不顺利。最初定增预案募集资金总额为1.75亿元,后来下调至1.25亿元。

  最终,公司在2025年8月31日宣布终止定增计划。不到一个月后,9月23日,公司便公告了发行H股并赴港上市的计划。

  在A股定增终止的同期,公司大股东还在进行减持。2025年9月,上海武山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公司股份,樊绍文、樊钒父女间接套现2670万元。

  面对当下的局面,欧林生物选择赴港上市无疑是关键一步。但即便成功登陆港股,公司仍面临双重考验。

  一方面,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已经较为紧张。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负债为9.7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0.21%。同时,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1.7亿元,相对于持续的研发支出,这一现金储备并不宽裕。

  另一方面,核心产品rFSAV的研发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

  疫苗研发有着著名的“双十定律”(十年时间、十亿资金),且III期临床是失败率较高的环节。此前辉瑞、默克等国际巨头在金葡菌疫苗领域的失败表明,这类疫苗的研发难度较大。

  如果rFSAV临床数据不及预期或上市失败,欧林生物不仅前期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将面临损失,其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也将受到挑战。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