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一体化,三诺生物 圣湘生物 接力证明可行!

这几年,叠加各类“减法”的集采、控费政策、市场因素,在IVD检验这个单维上努力经营,总还有些乏力,这点从近日IVD头部企业发布的业绩可见一斑。而开启诊疗一体化的战略,虽不能百分百保证能破局,但从热景、浩欧博、塞力医疗等企业的表现来看,是扭转困境中绝不可忽略的力量。
现在,圣湘生物也来佐证这个选择的正确性。日前其发布了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2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3.84%;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2.19%。
在逆势中,能够取得双增长,有一定的巧合性,但得益于2025年1月完成对中山海济的全资收购,将其生长激素业务纳入合并报表,是不争的事实,诊疗一体化的战略,使得其第二增长曲线得以具象化。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深化在儿科、呼吸道、测序、POCT等领域的布局,强化全球市场拓展与数智化赋能,提升全产业链协同能力等策略,使得圣湘生物业务结构逐步优化、新兴板块孵化成效显著,展望未来,穿越低迷周期的信心更足,从抗疫明星到诊疗一体化的综合型医疗科技公司,就截至目前而言,圣湘生物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典范。
“诊断+治疗”双轮驱动成型
进一步量化看,中生海济2025H1得益于产能扩充完成,实现收入2.4亿元,净利润0.97亿元,同比增长120%,贡献业绩增量,若剔除中生海济和红岸基元并表影响(并表收入分别为2.16亿元、1054万元),其2025H1收入下滑约10%。可见其贡献度,当然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略有下滑,主力收入的承压仍然较大,诊疗一体化的加快兑现显得更为重要。
收购治疗板块的业务,有利于构建“筛查-诊断-治疗”的纵深产业链,以中山海济为例,与圣湘的儿科感染诊断业务形成强协同,直接增加收入点,战略补充了治疗端的需求。除了生长激素板块,其还通过控股红岸基元(基层与宠物诊断)、参股真迈生物(测序仪与试剂)、增资圣维鲲腾(便携式分子POCT)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仪器+试剂+治疗药物+第三方检验”的生态布局。
其中基因测序领域,其自主研发的SansureSeq1000高通量测序仪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带动测序业务收入突破3000万元,同比增长3倍。这在当前进口测序仪受限的情况下,显得非常及时,其还增资真迈生物强化国产替代能力,系列举措有望在国内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
而在自身的优势板块-呼吸道检测领域,也始终保持创新和模式优化,推出真菌三联检测试剂盒,并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拓展C端居家检测市场;妇幼健康领域则借助国产九价HPV疫苗上市契机,打造“检测-评估-接种”一小时闭环服务,提升宫颈癌防控效率。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客户黏性,也在新兴应用场景中开辟了增长路径。
总之,诊疗一体化的初步成型已先立战功,为第二增长曲线创下新样式。
研发不减反增
在当前困境下,大概只有两条路,一条路是降本增效做到第一流,在集采竞争中以量换价,换得喘息空间;另一条路就是开辟各种增长点,包括治疗端、IVD横向路径、海外市场等等,而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则是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创新、更迭,需要大量的资金收并购横纵向融合、扩张,需要经费去做开拓。
圣湘生物在疫后及时调整,在研发投入上从不吝啬,上半年研发投入达1.54亿元,同比增长6.3%,研发费用率达17.71%,资本化投入同比大幅增长30.16%。新增国内外注册证书百余项,累计突破1700项准入认证,新增专利及软著70余项。在呼吸道、血筛、妇幼、测序、免疫检测等多个领域,均推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产品,巩固了其在分子诊断与精准医疗中的技术优势,初显国际化IVD大企业的潜质。
在注册证和产品的这条“航母”构建上,其持续拓展多重PCR、基因测序、化学发光、数字化、AI等前沿领域,全方位布局确保不落后时代。尤其是在AI上,其自研的“传染病数智化系统”接入DeepSeek-R1模型,提升了数据挖掘与系统管理效率;也与第三方合作开展“AI+分子酶”底层研究,探索从计算到生物制造的转化路径。等等这些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也为下一步的智慧医疗、个性化健康管理等奠定了基础。
国际方面,其早已从输出产品升级为“生态协同”模式,通过技术共享、能力共建与价值共生深度融入全球医疗体系。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60%。在欧洲通过“平台一体化”模式提升在私立医院的市场渗透率;在东盟依托雅加达培训中心辐射周边国家,并与马来亚大学合作研发热带病检测方案;在非洲塞拉利昂启动国家级宫颈癌筛查项目,已完成超1万名女性筛查,获颁“国家公共卫生贡献奖”。系列举措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为获取海外增量空间赢下基础。
结语
圣湘生物通过“诊疗一体化”战略的稳步推进,已在产品矩阵、技术平台、市场渠道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协同效应。外延并购带来的业务增量和内生创新的持续突破,共同推动了公司业绩的稳健增长。尤其是在生长激素、基因测序、POCT等新兴板块,已初显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若各板块协同效应的进一步释放、国际化战略的深化以及数智化赋能的增效,其长期成长路径或将更加清晰。在国产替代、精准医疗和分级诊疗的背景下,圣湘生物有望凭借其全面的产业链布局,实现高质量增长,顺利过渡战略布局向业绩兑现的爬坡阶段。


参考资料:
1.2025半年报、2024年报、研报
2.诊疗一体化稳步推进,产业布局进入兑现期,华源证券,2025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
三诺旗下子公司“多系列智能血压计”获美国FDA认证
近日,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诺”)旗下子公司——东莞一测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多系列血压计产品(智能无线传输功能),成功获得美国FDA 510K认证。该认证标志着三诺在智能医疗设备领域的研发实力与产品质量再次获得国际权威认可,为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注入强劲动力。
美国FDA认证以其严苛标准和权威性著称全球,是全球医疗器械领域的高门槛之一。尤其针对无线传输医疗监测类产品,FDA在精度、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均设立了更严格的规范。三诺旗下东莞一测科技有限公司此次获得的FDA 510k认证,标志着其智能血压计产品在多项核心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进入美国主流医疗市场的准入资格。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全球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精准、便捷的血压监测对疾病管理和预防至关重要。三诺旗下多款智能血压计产品,融合医疗级精度测量、无线数据传输及智能提醒等功能,不仅支持一键智能测量,用户还可通过蓝牙将测量数据实时同步至手机App,形成长期趋势记录,尤其适用于家庭日常监测及远程医疗服务场景。
作为全球领先的糖尿病数字管理专家,此次FDA认证的通过,进一步巩固了三诺在慢病监测领域的产品矩阵与市场竞争力,为其持续拓展欧美等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三诺将持续深化“生物传感 物联网 智慧医疗 健康生活方式引导”的糖尿病及相关慢病数字管理模式,构建从监测到管理、从硬件到服务的闭环生态,为慢性疾病防治提供更多创新性、系统化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同时,进一步强化国际合规与本土创新,加速中国智慧医疗产品和健康管理方案走向全球。

圣湘生物发布多款呼吸道新品 以AI推动“医疗平权”
日前,2025年圣湘生物呼吸道生态技术与产品发布会在长沙举办。围绕不同医疗场景需求,圣湘生物集中发布多款产品,旨在构建覆盖“医院—基层—家庭”的全场景检测体系。
会上,圣湘生物率先发布首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分子POCT产品——SUREXEVO系列。该产品搭载16个独立模块,支持多项目并行检测;通过八色荧光技术实现一管检测7种病原体,结合AI进化酶技术可在13分40秒内完成扩增。相较于过往动辄4小时的检测时长,SUREXEVO系列大幅提升了呼吸道检测效率。
据了解,AI进化酶可显著提升检测的抗干扰能力,即便在复杂样本中仍能保持100%检测有效性,目前该技术已通过超200万例临床数据验证。圣湘生物计划未来拓展至血液等样本直扩领域,助力中国在全球PCR技术领域实现领跑。
除核心产品外,圣湘生物还发布了覆盖从大型流水线到便携设备的多场景需求产品,包括分子智检流水线、FASTASeq30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iMCGe-m22i便携式多功能检测分析仪、Q-POC2.0超多重分子POCT产品等,进一步完善覆盖“医院—基层—家庭”的全场景检测体系布局。
同时,圣湘生物在会上预告,将于年内推出SUREXSTM无人值守检测平台,目标构建“线下即时开单检测、线上诊疗处方、药物即时配送”一体化服务能力,实现“即时需求,即时满足”。该平台的推出,除依托圣湘生物自身技术优势外,还将基于公司联合美团买药、京东健康等行业伙伴共同打造的“检测—诊疗—用药—管理”全链条检测服务生态。
AI赋能下的智能化、高效化,是圣湘生物本轮推出产品的典型特征。例如其中的Q-POC2.0超多重分子POCT产品,聚焦急重症感染检测场景,采用225重微阵列检测架构,30分钟内即可输出检测结果,且检出限低至250拷贝/毫升,为急重症患者诊疗争取关键窗口期。
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在会上强调,生命数字化并非简单的数据收集,而是需借助AI技术,以高质量工具、平台及方案为支撑,以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全场景、全天候为目标,将生命体征、病原检测等健康要素“量化呈现”,推动医疗服务从“经验驱动”真正转向“数据驱动”,最终实现“知识平权”与“医疗平权”。“生命数字化=量化生命 精准健康,这是医疗数智化的底层逻辑。”他补充道。
三诺生物.圣湘生物新华社北京电,国家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意见提出,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探索智能产品新形态。
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在繁荣文化生产、增强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交流中展现更大作为,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的文化内容,壮大文化产业。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织密人际关系、精神慰藉陪伴、养老托育助残、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拓展人工智能在“好房子”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积极构建更有温度的智能社会。

@妙想 黄仁勋预言的数字生物学革命,正在圣湘生物和三诺生物的实践中落地。圣湘用AI将呼吸道检测压缩至13分40秒,实现分子诊断的工程化提速;三诺则通过可穿戴设备构建糖尿病管理闭环,用动态数据预判健康风险。这两家中国企业的探索印证了视频核心——当生物学成为工程学科,真正的产业变革就在检测台与可穿戴上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