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林艳
4月28日,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智航”)正式披露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当期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在2024年亏损收窄的基础上实现2025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2.40%。手术量方面,叠加2025年一季度超1.1万例的新增手术量,公司核心产品累计手术量已突破11万例。
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资本市场降温、医保控费等多重因素影响,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创新医疗设备市场整体发展放缓、业绩承压。天智航2024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在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影响下,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21亿元,较2023年1.56亿元的亏损额同比收窄22.54%,扣非归母净利润相比同期亏损也收窄20.68%,基本每股收益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22.86%。
实际上,随着全国各地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医疗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以及患者对精准医疗需求的增长,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开始呈现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这一趋势也体现在了天智航2025年一季报的数据上。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天智航实现营业收入5858.38万元,较2024年同期2894万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02.40%。
与此同时,公司核心产品的手术应用量也在稳步增长,侧面反映出市场需求正在逐渐释放。
天智航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2024年全年完成手术量超3.9万台,较2023年超2.4万台的全年手术量同比增长62.5%。而2025年一季度其手术量也已完成超11000例。截至一季度末,天智航累计完成手术量突破11万例,带动行业向产品规模化应用的目标稳步迈进。
手术应用量的持续增长还为天智航带来了收入结构的变化,相比于产品销售的单次性收入,更具稳定性的产品配套设备、耗材、技术服务等持续性收入增长更为明显。
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天智航配套设备及耗材收入5486万元,同比增长28.52%;技术服务收入4296万元,同比增长104.26%。2023年这两项收入合计占总营收比约为30%,而2024年这一比重已达54.7%,超过总营收的一半。叠加手术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公司未来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正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