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润新能突然宣布旗下“12万吨/年磷酸铁锂项目”再度延期至2026年12月,并同步进行技术升级,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这一调整并非简单的进度拖后,而是公司主动顺应行业高端化趋势的战略转型——将产品全面转向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意在抢占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的技术制高点。
项目延期背后的产业逻辑
根据公告,本次延期涉及的是鲁北万润“24万吨/年磷酸铁锂联产24万吨/年磷酸铁项目”中的12万吨部分。该项目原计划于2023年6月完工,后已延期至2025年12月,如今再次推迟至2026年12月。表面上看是进度滞后,但实质是技术路线的主动迭代。公司在可行性分析中明确指出,终端市场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要求持续提升,而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已成为提升综合性能的关键路径。此次升级正是为了增强公司在高端正极材料领域的供给能力,契合下游动力电池企业对更高体积能量密度的需求。
资金优化与战略协同并举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项目延期,公司还披露了募投项目的内部结构调整:拟将全资子公司华虹清源节余的9,326万元超募资金减资后,增资至控股子公司鲁北万润。此举反映出污水处理子项目已基本建成,资金出现节余,而主生产线仍需投入。这种内部调配不仅提高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也体现了公司对核心产能建设的资源倾斜。目前整体募投项目已累计投入约18.6亿元,其中鲁北万润部分尚有6,248万元资金结存,加上此次调整注入的资金,为后续建设提供了保障。
从近期动态看,万润新能动作频频。控股股东已于2025年11月完成增持计划,彰显信心;同时,公司融资余额在短短数日内从2.27亿元快速攀升至4.05亿元,显示市场资金关注度显著升温。结合新设子公司布局电池零配件生产等举措,可以看出公司正在围绕新能源产业链进行纵深拓展。本次项目延期虽短期延缓产能释放节奏,但从长期来看,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或将提升其竞争壁垒。不过,最终成效还需观察技术升级的实际落地情况及未来市场需求匹配度,目前信息有限,仍需进一步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