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产高端医疗影像龙头联影医疗正式发布超声系列产品。这是联影继在PET/CT、CT、MR、XR等领域改变行业格局后,补齐其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后一块拼图——正式进入超声领域。
此次新品包括了从超高端到高端、中端再到经济型全系列超声产品矩阵,涵盖台式、便携、掌上等多种形态产品,全面支持临床超声中包括全身、心脏、心内科、产科、妇科、儿科、生殖、血管、重症监控、急救、麻醉、床旁等在内的多个科室和应用场景。
超声是可及性最强、临床科室覆盖最广、无辐射最安全的影像技术,且能实时成像,尤其对心脏、小器官等精准诊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中国一直以来是超声大国,每天有巨量患者涌向超声科。中国超声医生面临高强度体力劳动、诊断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培养周期长、设备操作冗杂等多项痛点。公开数据显示,中国超声医生缺口至少15万人,而每年超声检查约20亿人次,每位医生日均工作量45.4人/每天,超负荷工作下中国超声医生正普遍遭受肩周炎、腰椎突出等职业损伤。
AI技术正在成为破解以上难题的关键钥匙。
联影医疗超声事业部总裁林峰介绍,新的技术浪潮下,联影以AI来重新定义超声,推动超声诊疗从“依赖人工”走向“智能自主”,从“个体经验”走向“标准均质”,从“特定场景”走向“全域覆盖”。
联影为此打造全新技术平台,以“原生AI”赋能全超声产品线。这一平台通过业界首创的算法、超敏血流技术等数十项工具实现超声的精准成像、智能化、自主进化等。
例如借助AIStream全流程智能工作流,此次在业界首次实现超声诊断从超声探头激活、不同切面扫描存储、数据分析到最终输出报告全流程的智能化,让超声变得更“聪明”:从医生拿起探头准备扫查时,配备了位置传感器的探头检测到运动姿态就会自动激活……整个过程中,医生无需手动操作按钮,只需拿起探头扫查就可完成整个检查任务。此外,使用智能工作流的切面识别时间缩短到20毫秒内,完成单帧图像的自动测量时间达到100毫秒内。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还提到,将成立超声创新基金用于超声产学研医及基础研究领域,支持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研究及产业转化。迄今,联影已陆续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几十家医院开展紧密合作,对腹部、血管、小器官、成人心脏等不同解决方案开展了产品评估活动。
超声是保有量最大、竞争最激烈的医学影像细分赛道。海外发达国家超声设备发展较早,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存量更新迭代需求,中国等新兴市场仍处于增量阶段。据统计,2021年全球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79亿美元,预计2022 年到2030年将以4.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另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为90.2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1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1%。不过,高端超声市场依旧外资占主导,国产化率不到40%,在心脏实时三维等顶尖技术领域,90%市场是外资品牌。
据悉,联影正在申请产品注册证,其中超高端、高端的全身、心脏和妇产超声已经获得二类证;海外市场同步正在申请CE、FDA市场许可证。目前,联影超声在美国西雅图建立了超声研发中心与海外超声营销团队,并已与新加坡、北美等海外客户开展临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