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688271_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_联影医疗_2025-004                                                                         查看PDF原文
查看PDF原文
                            
                             查看PDF原文
查看PDF原文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简称:联影医疗 证券代码:688271 编号:2025-004
特定对象调研 分 析 师 会 议 □ 媒 体 采 访
投资者关 业 绩 说 明 会 □新闻发布会 □ 路 演 活 动
系活动
□ 现 场 参 观 其他(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 318家机构,703名参与人员,详见附件清单
名称
时间 2025年10月
地点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现场及线上电话会议
薛 敏 实控人
公司接待 张 强 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
人员姓名 GUOSHENG TAN 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
JUN BAO 总裁
TAO CAI 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
2025年10月29日,联影医疗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经营要点汇报和互动提问如下:
第一部分、经营要点汇报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表现持续向好,营收实现稳健增长
主要问答 与结构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9亿元,同比增长内容介绍 27.39%,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同比提升75.41%,展现出显著
的增长韧性与优秀的市场竞争力。
分国内外市场来看,报告期内中国市场随着行业政策的落地
节奏加快,公司凭借自身产品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中国市场收入实
现稳定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国内市场实现收入68.66亿
元,同比增长23.70%,充分反映国内医疗市场的回暖趋势与结构性改善。海外市场表现则更为突出,进一步保持高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产品技术性能优势和供应链优势,国际市场布局不断拓宽,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9.93亿元,同比增长41.97%,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2.50%,海外市场成为公司营收持续增长的重要战略驱动力。
分业务来看,服务业务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依托超37,300台/套全球累计装机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成熟供应链体系与涵盖“研发-生产-销售-运营”全流程数字化工具的深度融合,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售后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44%至12.43亿元,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14.03%。
盈利能力方面,报告期内联影医疗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66.91%;扣非归母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126.94%,盈利质量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费用管控、运营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成效。
研发投入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联影医疗坚定贯彻创新驱动战略,持续强化核心资源在前瞻性研发方向的配置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研发储备和人才储备,研发投入18.55亿元,同比增长13.48%;公司全体员工数超8,500名,研发人员占比超40%,形成了高技术、高质量、高潜能的人才梯队。
报告期内,联影医疗在费用结构上坚持核心战略投入,兼顾效率平衡,展现出良好的管控能力。销售费用15.23亿元,销售费用率为17.19%,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整体保持在稳定区间内。研发费用持续聚焦下一代平台技术与关键产品突破,报告期内研发费用12.50亿元,研发费用率14.11%,同比下降4.83个百分点。管理费率控制得当,为4.47亿元,管理费用率为5.05%,同比下降0.87个百分点,反映出公司治理与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
面向未来,联影医疗将持续夯实人才梯队、强化技术储备、优化产品组合、提升组织能力、运营效率与全球市场竞争力,持续巩
固公司在全球高端医疗影像与放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第二部分、互动问答
1. 问:如何评价联影医疗2025年前三季度度收入表现?有哪些
主要内外部因素对收入产生了影响?2025全年收入目前如何
预期?
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经营表现持续向好,收入实现稳健增长与结构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59亿元,同比增长27.39%;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同比提升75.41%,展现出显著的增长韧性与优异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收入增长呈现多维驱动格局,主要得益于宏观政策导 向、产业升级趋势与公司自身创新动能形成合力,带动整体业绩 稳步攀升。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加大对民生与科技创新领 域的支持力度,医疗设备更新政策逐步落地,为国内医疗机构释 放了更为充足的采购需求。公司凭借在高端医学影像领域的技术 积累与产品组合优势,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带动中国市场收入稳 步增长。另一方面,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前瞻性 地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与多源采购体系,有效降低外部扰动风 险,从而保障海外业务稳健推进。欧美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 势,成为公司全球化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同时,公司持续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产品策略,不断推出具 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中高端设备,在MR、CT、MI、XR及放疗等重 点领域实现中高端、高端以及超高端设备的快速放量。多产品线 协同发展带动公司整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收入增 长的质量与可持续性。
从区域结构看,中国市场在政策逐步落地与医疗需求复苏的 带动下,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凭借全面的产品组合、 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2025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市 场实现收入68.66亿元,同比增长23.70%,充分体现了国内医疗装 备行业回暖和结构性升级的趋势。
海外市场延续高增长势头,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增量来源。 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凭借领先的产品性能、完善的供应链 体系与本地化服务能力,不断扩大在重点区域的市场份额。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19.93亿元,同比增长41.97%,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2.50%,成为公司全球增长格局中的核心引 擎。
从业务结构来看,服务业务保持强劲增长。依托全球超过 37,300台/套的装机规模效应、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贯通“研 发—生产—销售—运营”的数智化管理体系,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持续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售后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44%, 达12.43亿元,占比提升至14.03%,成为推动公司稳健增长与盈利 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
展望全年,公司将继续受益于全球医疗设备更新周期与高端 影像需求的持续释放。凭借技术创新驱动、国际化布局深化及服 务变现能力增强,公司有望在2025年实现收入与利润的同步提 升,为2026年的稳健高质量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2. 问:2025前三季度,如何评价海外各区域市场表现?下半年海
外项目转换和收入确认节奏相比上半年是否明显加速?2025
年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较大,全年及明年海外增长预期怎样?
答:2025年前三季度,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持续深化,海外市 场增长潜力加速释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收入19.93亿元, 同比增长41.97%,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22.50%,较上年同期提升 2.31个百分点,海外业务已成为公司整体增长的重要战略引擎。
分区域来看,首先北美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尽管受到中美关税政策扰动等外部因素影响,公司仍实现北 美区域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展现出稳健的增长韧性。作为全球 医疗科技创新的核心市场,公司自2018年布局美国以来,持续深化 与顶级学术机构及行业权威(KOL)的合作,构建了以“创新设备
与科研服务一体化”为核心的全球高端品牌示范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高端影像设备已覆盖美国约90%的州级行政区,累计装机近500台/套,其中PET/CT设备部署超200台/套,广受顶级临床与科研机构认可。
此外,北美区域的服务业务同样表现亮眼,随着装机基数扩大、客户黏性增强及维保消费习惯逐步成熟,美国市场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0%,成为北美业务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报告期内,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 University)The Neuro神经研究所引入加拿大首台超高灵敏度全身PET/CT——uMI Panorama GS,进一步彰显公司在分子影像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今年12月初,公司还将在RSNA大会上重磅发布多款创新影像设备及全线超声产品,预计全年美国业务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欧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报告期内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增长引擎。公司在英国、法国、德国及北欧等核心市场完成多台高端系列设备的装机,包括uMI PanoramaGS、uMI Panvivo等新一代旗舰产品,新产品导入成效显著。法国市场新渠道拓展顺利,中东欧地区订单表现积极,单季度收获uCT868、uCT 960+、uMI Panvivo及uMR Omega等多个高端订单,反映出区域高端影像设备需求的持续提升。
同时欧洲核心市场的示范中心(showsite)建设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法国领先核医学中心集团Centres de MédecineNucléaire du Morbihan(CMNM)旗下Amiens欧洲诊所正式引入uMIPanvivo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设备将“为诊疗实践带来革命性改变”;德国顶级医学中心正式启用uMI Panorama GS,充分体现公司在欧洲高端PET/CT领域的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在欧洲区域持续加强本地化团队建设与渠道管理,尤其引入关键岗位及KAM(关键客户管理)体系,以深化客户关系、提升业务效率并夯实长期市场基础。
亚太市场在经历上半年调整后实现稳步回升,2025年前三季
度实现双位数增长。公司在新加坡市场成功中标IHH集团PET/CT采购项目,并完成新加坡中央医院(SGH)装机突破,与亚洲领先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在区域高端市场的标杆地位。随着亚太区域供应链体系的完善与区域协同效率的提升,该市场中长期增长潜力依然充足,预计全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新兴市场方面,公司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持续拓展市场空间,实现积极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高举高打,一核多翼”的全球化战略,在成熟市场完成品牌与能力验证的基础上,成功将先进的产品组合、端到端服务体系以及本地化运营经验复制至新兴国家市场,推动多区域协同发展格局的加速形成。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新兴市场区域收入同比增长近30%。在土耳其,公司签下首台5T Jupiter磁共振订单,正式将超高端产品线引入中东区域市场,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引领力;在科威特,首台uMI Panorama 35签约落地,标志着公司在海湾地区高端产品布局取得实质进展;在摩洛哥,uMI Panvivo 30与PET/MR设备完成首次交付,推动核医学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北非市场,助力地区医疗能力升级。
全年来看,随着全球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和公司战略的深入推进,依托技术创新、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及快速市场响应能力,公司海外各区域收入结构更趋均衡,在手订单储备丰富。今年下半年以来,海外重点项目交付与收入确认节奏明显加快,北美、欧洲及亚太核心项目均进入集中落地阶段,订单向收入的转化效率进一步提升。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公司海外业务全年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并为2026年全球化布局的深化与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3. 问:接下来超声产品即将发布和上市,公司在销售和渠道上有
哪些准备和推广策略?如何看待超声和公司已有产品线在销
售渠道上的协同?明年超声收入贡献如何展望?
答:针对即将发布和上市的超声产品,公司已制定系统的市
场战略与推广部署策略,并在销售渠道与产品协同方面形成了清晰规划。首先,在战略定位上,超声业务以“全覆盖、高性能、数智化”为核心目标,致力于为全球医疗机构提供自主可控的临床超声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布局方面持续加大投入,重点聚焦行业领先的高性能成像平台建设、关键传感器技术突破、新一代智能成像算法研发及临床诊断流程优化,力求在多元化临床应用场景中实现高效、精准的影像诊断。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品研发,公司已形成具备可扩展性的超高通道硬件平台与智能化软件平台,能够支持从基础功能到高级科研应用的全方位需求。同时,公司已完成涵盖超高端、中端、便携式及无线掌上超声的全线产品布局,实现主要临床场景的全面覆盖。未来,公司将继续在核心部件、高性能算法及智能化能力方面持续投入,推动下一代产品性能的全面提升。
在市场推广与渠道建设方面,公司计划在国内外主要市场同步推出全线超声新品,预计将在今年年末至明年年初实现全球发布。推广策略包括与顶级医疗机构合作开展示范应用与科研项目,形成标杆案例并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市场扩展。同时,公司正统筹销售与服务体系资源,先行打造国内标杆网络,再稳步推进国际市场布局,确保销售与服务体系覆盖重点区域。
11月12日,公司全线超声产品将在国内重磅发布。此外,公司将于今年12月初在RSNA大会上重磅发布多款创新影像设备及全系超声产品,进一步完善美国市场的产品矩阵。依托已在美国市场建立的“创新设备与科研服务一体化”高端品牌示范体系,公司将持续放大品牌辐射效应,坚持高举高打的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超声业务的全球影响力。
在渠道协同方面,超声产品将充分依托公司既有影像、放疗及分子影像等产品线的渠道资源,实现销售体系的高效联动与交叉推广,形成综合影像解决方案的协同优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终端客户对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认可度,也能在集采及区域采购
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随着超声产品的陆续发布及全球市场布局的加 快,预计自明年起超声业务将开始为公司带来收入贡献,并进一 步巩固公司在全球高端影像设备领域的竞争地位。
4. 问:如何评价2025年前三季度以及Q3的净利率表现情况?费
用管控及全年预期如何?
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保持了 良好的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费用管控能力,净利率表现稳健提 升,整体经营质量显著改善。
首先,报告期内受益于国内市场回暖、海外业务的快速拓展、 产品组合的不断丰富以及创新产品的快速导入等多重因素共振,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20亿元,同比增长66.91%;归母净利率达 12.65%,同比提升2.9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 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126.94%,体现了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 力的显著提升。盈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收入规模扩大、产品结 构优化、海外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以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
其次在三费管控方面,公司整体费用结构保持稳定,费率同 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体现出经营质量与成本效率的同步提升。
研发费用方面 , 2025年前三季度 为 12.50亿元,同比下降 5.11%;研发费用率为14.11%,同比下降4.83个百分点。当前公司 的研发投入结构合理,管控有效,预计全年研发费用率将保持在 合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在保持研发投入效率的同时,正加速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未来下一代产品布局和持续竞争力奠定扎 实基础。
销售费用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为15.23亿元,销售费用率为 17.19%,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全球销售、运 营和服务团队持续扩张,新增人员重点布局海外市场,以支撑国 际业务快速发展,推动品牌全球化与市场深度渗透。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市场及新兴 市场,产品覆盖范围进一步增长至超90个国家和地区的15,700多 家医疗及科研机构,同时,在全球建立了超40个区域总部、销售 平台和分/子公司,全球服务网络可覆盖超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 多个城市。同时公司亦加大在国际大型专业展会与行业学术年会 的投入,并完善海外服务网络,强化客户体验与服务能力。未来, 公司将继续推进高素质人才引进与国际化团队建设,确保在技术 创新、市场拓展及客户服务方面保持领先优势。
管理费用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保持适度增长,管理费 用率略有下降。费用增长主要用于信息化系统建设、数字化管理 升级,以及全球行政和合规管理支出。整体费用管控良好,预计 全年管理费用率将维持稳健水平,体现公司在精细化管理与全球 化运营支撑上的平衡与效率。
综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收入、利润与运营效率方面 实现了高度协同,三费结构持续优化,净利率稳步提升,彰显出 卓越的经营韧性与核心竞争力。伴随全球化战略的深化推进和创 新成果的快速落地,公司盈利质量和运营能力有望在全年及未来 保持稳健增长,并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2026年,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国际化布局的进一 步加速,公司将在销售与研发领域保持战略性投入,以支撑重点 产品线拓展、市场深耕及技术创新升级。公司将继续坚持精细化 费用管理与资源优化,预计研发与销售费用率将保持稳健水平, 实现增长与效益的高度平衡,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高端医疗影 像领域的领先地位。
5. 问:公司光子计数CT(PCCT)技术具备哪些核心优势?公司双宽
体双源CT uCT SiriuX与光子计数CT uCT Ultima在差异化价
值方面有哪些独特亮点?两者在产品组合中如何形成协同优
势?
答:从行业层面和临床角度来看,光子计数CT技术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刚刚迈入市场与临床应用。联影医疗在这一领域持续多年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在海外厂商率先推出光子计数CT产品后,国内厂商迅速跟进,其中联影医疗凭借自主技术优势推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Ultima,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实现光子计数能谱CT商业化落地的中国企业。在成像性能方面,联影医疗光子计数能谱CT率先实现国产光子计数CT全身多部位超高分辨成像和精准能谱成像。
光子计数CT系统的构建,不仅是探测器技术的革新,更涉及整个影像链、系统架构及技术平台的升级。与传统CT相比,它对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能力,以及图像重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这些环节未能完全突破技术瓶颈,将导致系统与探测器的潜能不匹配,迫使在低噪声、高分辨率扫描、能谱成像以及扫描视野覆盖范围之间进行权衡,从而对光子技术的普及、临床适用性和科研能力形成一定制约。
公司的uCT Ultima的核心优势,即: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全探测器准直视野下的高清与能谱光子计数CT成像。具体表现为: (1)卓越探测能力:uCT Ultima搭载行业最新一代0.2 mm像素 尺寸光子计数探测器,可实现全身各部位全准直视野下的超高清 成像,呈现领先的空间分辨率和细节表现能力。
(2)高速智能处理:系统具备高速智能的数据传输与处理能力, 即使在最高系统转速下,也能兼顾全准直视野的超清成像与能谱 成像,无需在空间分辨率与能谱成像之间做妥协。
(3)低剂量高信噪比:通过精确电子噪声控制与AI深度学习重 建算法,实现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持图像高信噪比。
(4)全链路系统创新:在探测器、系统校正与重建算法上实现 全链路创新,精准恢复光子能量信息,有效应对能谱成像系统性 挑战,提升物质分解定量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丰富、更精准的 诊断信息。
总体而言,联影医疗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探测器及系统平台创新,使uCT Ultima在空间分辨率、能谱精度、低剂量成像及全身覆盖等综合能力上实现领先,真正实现高清能谱一体化。在心血管、神经、肿瘤及科研等高端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为联影医疗在市场上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同时,公司的双宽体双源CT系列uCT SiruX与光子计数CT系列uCT Ultima在技术平台、产品定位及市场导向上形成互补优势,构建了覆盖全临床场景、兼顾诊疗与科研的高端CT产品体系。
价值差异化方面,CT系统的价值由图像质量与诊断信息等多维因素决定,包括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覆盖范围、能谱及功能成像能力等。光子计数CT在空间分辨率与能谱成像上取得突破,但并不自动提升时间分辨率、覆盖范围或灌注功能成像能力。相比之下,双宽体双源CT兼顾高时间分辨率与宽体覆盖,支持全身高清动态成像,同时实现能谱与灌注功能成像兼备,在临床效率、适用性及经济性方面表现卓越,具有广泛的普适价值。
组合优势方面,双宽体双源CT uCT SiruX专注于高效临床与动态功能成像,适用于心血管及常规能谱等高频诊疗场景,同时拓展动态功能成像科研新维度;光子计数CT uCT Ultima则聚焦全身超清与能谱成像及科研应用。两款产品在成像能力与应用深度上形成互补,实现“从常规诊疗到科研突破”的全覆盖。对综合性三甲医院而言,配置“双宽体双源CT+光子计数CT”可同时提升诊疗效率与科研能力;对专科医院,可根据核心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单一产品或组合方案,优化诊疗能力与效益。
整体来看,联影医疗的“双宽体双源CT+光子计数CT”不仅是产品组合,更是两个技术平台架构的战略性融合。随着供应链优化及光子计数探测器成本持续下降,两个技术平台将进一步融合,推动高端CT向功能成像与定量成像全面升级,强化精准影像能力,并巩固联影医疗在高端CT领域的技术领先与市场竞争优势。
附件清单 《与会清单》
附件:《与会清单》
机构名称 机构名称
AEGON INDUSTRIAL FUND MANAGEMENT CO LTD 建信养老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Arc Avenue Asset Management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BARING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霸菱资 金历投资
产管理有限公司)
Beijing Longrising Asset Mgmt 金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BlackRock Asset Management 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Bosera Asset Mgmt Group 鲸域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CAPITAL INTERNATIONAL, INC.(资本国际公 景林资管
司)
Capital Partners 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apital Research Global Investor 开源证券
Capstone Capital Management 兰馨亚洲
Cathay Life Insurance Co.,Ltd. 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Causeway Capital Management LLC 路博迈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China Asset Management (Hong Kong) 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公司
Limited(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
CHINA SHANDONG HI-SPEED CAPITAL LIMITED 马歇尔·伟世有限公司
China Southern Fund Management 麦星投资 Maison Capital
CI Investments Inc 民生加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CIC 明曜投资
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 摩根资产
EASTSPRING INVESTMENTS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First Seafront Fund 宁波霁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FountainCap Research & Investment (Hong 宁波莲盛投资
Kong) Co Ltd
Fullerton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新沙鸿运投资管理有限
Limited 公司
Fullgoal Group 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Goldman Sachs Asset Management Group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Green Court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农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Harris 农银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HBM Partners Hong Kong Limited 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HGNH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 平安人寿
(SG) PTE.LTD
HILLHOUSE CAPITAL MGMT LTD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Huaneng Guicheng Trust Corp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Inforesight Investment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sia 浦银国际
Pacific) Limited
Jupiter Capital 青骊
JUPITER TACTICAL TRADING LTD. 人保资产
Khazanah Nasional Berhad 瑞银
LAKE BLEU PRIME HEALTHCARE MASTER FUND
LIMITED (former ALLY BRIDGE LB 山西证券
HEALTHCARE MASTER FUND LIMITED)
Lingren Investment 上海博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Millennium Management, LLC 上海常春藤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MILLENNIUM PARTNERS 上海丹羿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MS 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North Rock Capital Management (HK) 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Limited
Optiver Australia Pty Limited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ORBIMED ADVISORS LLC 上海和谐汇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OrbiMed Asia Limited 上海恒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Orbimed(奥博资本) 上海环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Permodalan Nasional Bhd 上海健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PERSEVERANCE ASSET MANAGEMENT 上海鲸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PTE. LTD
Prime Capital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Red Gate Asset Management Company 上海君和立成投资-上海申创股权投资
Limited
Robeco Institutional Asset … 上海利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Serenity Capital 上海瓴仁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
Sigmoid Capital 上海名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Sloane Robinson 上海明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SMBC 日兴证券 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Stillpoint Investments 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Symmetry Investments Hong Kong 上海人寿
TEMASEK FULLERTON ALPHA PTE. LTD.(淡马 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锡富敦投资有限公司)
Thom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 Inc. 上海慎知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Tianhong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
TQ Capital 上海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UBS Asset Management (Singapore) 上海世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Limited
UBS INVESTMENT BANK 上海文多资产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UBS Securities 上海五地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Vontobel Asset Management AG 上海瀛赐
Yiheng Capital 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Yuanhao Greater China Fund 上海原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Zhonghui Life Insurance 上海远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长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保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肇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北大方正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上海中域投资
北京汉和汉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朗辉信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尚伟投资
北京神农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申万宏源证券
北京知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博时基金 深圳安瑞置业顾问有限公司
博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金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奇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博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诚旸投资 深圳前海精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前海岳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淳厚基金 深圳市道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深圳市尚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淡马锡 深圳市晓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欧瑞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邓普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宇纳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砥俊资产 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第一北京 苏州云阳宜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东北证券 太平洋证券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东台市中水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方正证券 天风证券
丰琰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和资本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晋江创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通用技术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 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福州开发区三鑫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富安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言是科技有限公司
富达基金 西南证券
富国基金 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高盛 新思路投资有限公司
工银国际 信达澳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信达证券
观富(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星展证券
光大保德 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证券
广东冠达菁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兴证全球
广东谢诺辰阳私募证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野村证券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野村证券医药
广发证券 易方达基金
广州鼎熙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易鑫安
广州市航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银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国华兴益资管 赢利基金
国金基金 永安国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金证券 永卓控股有限公司
国联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甬兴证券
国联民生证券 涌容(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国盛证券 圆信永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国盛证券研究所 远信(珠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远信投资
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粤开证券
国投证券 长安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长江证券
韩国投资信托运用株式会社 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瀚伦投资 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杭州军璐投资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
恒越基金 招商证券
弘晖基金 招银国际
弘则研究 征金资本
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庚基金
湖南聚力财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花旗证券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华安基金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安证券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华创证券 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福证券 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融汇信期货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泰证券
华夏财富创投 中投香港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华宇集团 中信金石
华源证券 中信期货资管部
华证指数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汇丰 中信资管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汇丰前海证券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惠升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珠池资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