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红
5月6日晚间,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芯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与参股公司郑州信大壹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信大壹密”)合作研发的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近日在公司内部测试中取得成功。
国芯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对于AHC001新产品,公司正与合作方针对特定领域的信息安全密码保护升级需求,进行产品和方案开发。后续,公司计划与信息安全模组、系统和软件方案厂商展开合作,共同开拓金融、通信、电力、物联网等领域的客户资源。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领域的抗量子迁移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且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抗量子密码芯片产品将助力推动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自主可控进程。
公告显示,抗量子密码芯片AHC001是基于国产28nm工艺制程制造,采用国芯科技自主设计的CPU内核,是一款具备可重构特性的低功耗抗量子密码算法芯片。该芯片集成了抗量子密码算法引擎、ECC引擎及对称密码处理器,不仅支持SM2、SM3、SM4等国密算法,还能实现DES、AES、SHA等国际通用算法,尤其在支持基于格原理的主流抗量子密码算法方面表现出色,能够灵活适配Kyber512、Kyber768、Kyber1024等加密算法,以及Dilithium2、Dilithium3、Dilithium5等数字签名算法。
在安全防护与接口方面,AHC001芯片配置了电压、温度、频率检测,电源毛刺检测,光检测以及金属防护网等多重安全防护设计;同时支持USB3.0、SD3.0/EMMC5.0、百兆以太网等多种接口,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扩展性,可应用于多种对安全防护要求较高的产品领域。
国芯科技与信大壹密对AHC001芯片共同享有知识产权。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此次研发成功,是国芯科技在量子安全领域长期技术积累的成果体现,实现了公司安全芯片产品在抗量子计算威胁能力上的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信创与信息安全芯片产品体系,为信息安全领域抗量子密码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有望对公司的市场拓展和业绩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AHC001芯片的成功研发,是抗量子密码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该芯片为信息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在应对未来量子计算机可能对现有加密体系造成的威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助于推动国内及全球信息安全体系向更高加密标准发展,对保障敏感信息和关键基础设施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将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越来越多企业涉足抗量子密码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芯科技凭借自主CPU内核设计等技术优势,以及AHC001芯片低功耗、可重构等特性,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未来,公司若持续坚持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并深化与其他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将有助于其在抗量子密码技术领域保持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AHC001芯片目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销售。未来,该产品在市场推广、客户开发以及客户验证等环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对国芯科技的收入和盈利产生影响。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随着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公司将抓住量子安全技术发展带来的难得历史机遇,积极发展量子安全技术,持续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系列化量子安全和抗量子密码芯片与模组,努力成为国际量子安全芯片的先进供应商,为我国量子安全芯片技术在国际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作出贡献。”
截至5月6日收盘,国芯科技股价报27.31元/股,当日涨幅3.76%。詹军豪认为,此次抗量子密码芯片的研发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公司的技术实力,对行业应对量子计算带来的信息安全挑战具有积极意义,该产品后续的市场表现和业务拓展情况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