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A股市场科技板块热度不减,寒武纪股价午后再度走强,涨幅一度突破5%。截至发稿,公司股价报1314.90元,涨幅4.36%,成交额达107.87亿元,成交量830.67万股。与此同时,数字芯片设计板块整体表现强势,海光信息同步涨超5%,东芯股份更是大涨超15%,瑞芯微、泰凌微等跟涨。
这一轮上涨并非无迹可寻。前一日,在阿里巴巴最新财报的分析师电话会上,集团CEO吴泳铭明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算力资源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仅最新的GPU被“跑满”,即便是上一代甚至三到五年前的旧款GPU,也几乎全部处于满负荷运行。他进一步判断,未来三年内不太可能出现所谓的人工智能泡沫,AI底层算力将持续供不应求。
这番表态背后,折的是整个行业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迫切需求。而作为国内领先的AI芯片企业,寒武纪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尽管公司在商业化落地方面仍面临挑战,但其在云端智能芯片和边缘计算领域的技术积累,使其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下具备较强的战略价值。
看到这里,我其实并不意外寒武纪今天的走势。说实话,近期科技股的活跃已经传递出明确信号:资金正在重新聚焦真正有核心技术壁垒、且与AI基础设施强相关的标的。过去一段时间,市场曾因部分AI概念炒作退潮而对整个板块产生怀疑,但阿里高层这次直接用“全代GPU跑满”来佐证算力紧缺,等于给了产业链一个强有力的背书。
从我的角度看,这种由真实需求驱动的行情,比单纯讲故事要扎实得多。寒武纪之所以能被资金选中,不是因为它现在赚了多少钱,而是它站在了一个长期向上的赛道入口。尤其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背景下,国产AI芯片的自主可控逻辑只会越来越强。
当然,我也清楚,投资这类高成长、高波动的科技股需要足够耐心。目前寒武纪的估值并不便宜,盈利周期也尚未完全打开,短期股价受情绪影响较大。但如果我们相信AI算力就像今天的电力一样,是未来社会运转的基础资源,那么现在这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或许才刚刚开始。
所以,与其把今天这波拉升看作一次短线异动,不如把它当作市场对AI底层能力的一次再定价。我始终认为,在这场智能革命中,真正掌握核心算力技术的企业,终将获得与其战略地位相匹配的价值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