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2 04:29:59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寒武纪39.53亿重磅融资落地!1195元股价杀入AI芯片大战

  寒武纪刚刚完成了一笔堪称重磅的再融资——39.53亿元募集资金到账,专项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和“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这笔钱不是小数目,尤其考虑到其每股发行价高达1195.02元,是目前A股市场中罕见的“千元级”股价公司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募资不仅完成了资金到位,还正式设立了专项账户,并与中信证券、建设银行签署了五方监管协议,新增了上海、深圳、安徽、西安四地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意味着寒武纪正在系统性地铺开其大模型时代的战略布局。

  从公告细节看,这39.53亿元净额资金早在2025年9月就已到账,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确认。而此次11月21日的动作,是将资金管理进一步细化落地:在上海寒武纪、安徽寒武纪等全资子公司名下设立8个专户,分别对应两个核心募投项目,确保每一笔钱都流向明确、监管透明。这种“三方+多方”监管模式,既是合规要求,也释放出一个信号:寒武纪正以集团化协同的方式推进技术研发,资源调配更加灵活,执行力在提升。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这家公司的节奏感变了。过去几年,寒武纪常被质疑“投入大、产出慢”,技术虽强但商业化落地不够清晰。可这一次的布局,明显聚焦在大模型这一当前AI最核心的赛道。芯片平台+软件平台双轮驱动,正是构建完整AI算力生态的关键。尤其是在国产替代加速、中美科技博弈持续的大背景下,能拿到如此规模的资金支持并快速落地,本身就说明了政策与资本对其战略方向的认可。

  更重要的是,对比摩尔线程这类走全功能GPU路线的企业,寒武纪坚持做ASIC专用架构的“专业户”路径愈发清晰。它不追求游戏显卡或图形渲染市场,而是深耕AI训练与推理效率,甚至通过IP授权嵌入手机芯片(如华为麒麟),形成独特的技术纵深。这种专注,在大模型时代反而成了优势——当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时,高能效比的专用芯片才是数据中心真正需要的“发动机”。

  当然,挑战依旧存在。39.53亿不是终点,而是压力的开始。市场会盯着这些资金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竞争力和营收增长。但我认为,寒武纪正在从“技术理想主义”转向“工程化落地”的关键阶段。这一次的募资执行之严谨、实施主体布局之广泛,让我看到了一家成熟科创企业的治理能力。

  如果国产AI芯片注定要走出一条不同于英伟达的道路,那寒武纪走的,或许就是那条最难但最必要的路——用极致的专业,换真正的自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