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今日公告披露,公司已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333.49万股股票,每股发行价1195.02元,募集资金总额39.8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39.53亿元。这笔资金已于9月26日到账,现已设立专项账户并签订监管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募投项目新增了四家全资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上海寒武纪、上海寒武纪深圳分公司、安徽寒武纪和西安寒武纪。这些子公司将共同参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和软件平台项目的建设。根据公告披露,相关主体在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学知支行共开设了8个专项账户,每个项目分别设立独立账户进行资金管理。
从监管协议内容看,寒武纪对募集资金的使用设置了严格规范。专户资金仅限用于指定募投项目,不得存放非募集资金或挪作他用。协议还明确,单次或12个月内累计从专户支取金额超过5000万元且达到募集资金净额20%时,需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这种安排体现了公司在资金管理上的审慎态度。
观察寒武纪此次定增的定价,1195.02元的发行价与当前二级市场1249元的股价存在一定折价,但考虑到近期市场波动,这个定价水平仍显示出投资者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今日股价下跌5.54%至1249元,成交量725.73万股,成交额91.77亿元,市场交投依然活跃。
从资金投向看,寒武纪明显在加码大模型相关布局。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项目,正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竞争赛道。公司在此时通过定增募集近40亿元资金,并迅速设立专项账户推进项目实施,反映出其加速抢占大模型算力高地的战略意图。
监管协议中关于闲置资金管理的条款也值得关注。协议允许在履行内部程序并获得保荐机构同意后,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用于现金管理,但强调不得影响募投项目正常进行,且相关产品不得质押。这种安排既考虑了资金使用效率,又确保了资金安全。
随着募集资金专项账户的设立和监管协议的落地,寒武纪在大模型领域的投入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接下来市场关注的焦点将转向这些项目的具体进展和产出效率。在人工智能芯片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这笔巨额融资能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和市场优势,还有待时间检验。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