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突然出手,10亿增资动作背后释放什么信号?
寒武纪(688256)在近期抛出一项关键战略调整:新增上海、深圳、安徽、西安四地子公司为“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和“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的实施主体,并决定使用募集资金合计11.6亿元对三家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其中,向上海寒武纪增资10亿元,安徽与西安子公司各增资8000万元。这一举措不仅意味着公司募投项目的执行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也显示出其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布局AI芯片研发体系的决心。
此次调整并未改变原有项目的投资总额、建设内容或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公告,所有新增主体均为寒武纪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且均已设立专项账户接受监管,确保资金用途合规。与此同时,公司还宣布将用募集资金置换此前以自筹资金投入的2,719.23万元,用于前期研发支出,符合监管要求的时间窗口。
资源调配背后的逻辑我看得很清楚
说实话,看到这个公告的第一反应是——这步棋下得稳。寒武纪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栈AI芯片能力的企业,一直面临研发投入高、周期长的压力。而这次把募投项目落地到多个区域子公司,我认为不是简单“分钱”,而是有明确的战略意图。
首先,上海和深圳本就是研发中心重镇,尤其是上海临港新片区已成高端制造聚集地;安徽合肥近年来大力扶持集成电路产业,政策与成本优势明显;西安则拥有丰富的高校和科研人才资源。通过将项目分散实施,寒武纪实际上是在构建一个跨区域协同的研发网络,既能降低单一地点风险,又能借助地方资源提升效率。
其次,从财务数据看,上海寒武纪2024年营收超11亿元,净利润近1.8亿元,已是集团重要支柱;而安徽和西安子公司尚处于亏损状态,说明仍处投入期。此时注入资金,正是为了保障这些前沿基地能持续高强度投入大模型芯片与软件平台开发,避免因现金流问题拖慢进度。
我为什么依然保持谨慎乐观?
尽管动作积极,但我不会盲目唱多。当前寒武纪股价虽处中轨以上、短期趋势震荡上行,但行业整体资金净流出严重——半导体板块五日净流出达373亿元,主力资金撤离迹象明显。此外,公司存货同比大幅上升,需警惕后续去库存压力。
不过,我也注意到,寒武纪近期已成功适配DeepSeek-V3.2-Exp等大模型,并开源推理引擎代码,技术生态正在打开。再加上本次募资到位后研发弹药充足,只要能按计划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新一代MLU架构产品,未来仍有突破可能。
总的来说,这次增资是务实之举,体现管理层对技术研发节奏的把控力。我不是鼓吹马上爆发,但可以确认的是:寒武纪正在为真正的技术决战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