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登顶股王,是科技崛起还是泡沫巅峰?”
“这是中国硬科技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时刻。”
“股价早已脱离基本面,小心成为接盘侠。”
10月24日,算力芯片龙头寒武纪(688256.SH)股价盘中涨超10%,收盘涨幅达9.01%,报1525元/股,总市值达6430亿元,正式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新“股王”。此次跃升主要由四大因素共同推动:政策层面,工信部10月21日发布《算力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7年制修订50项以上算力标准,强化科技自立自强预期;业绩层面,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净利润16.05亿元,首次扭亏为盈;行业层面,全球半导体行业2024年销售额达6305亿美元,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资金层面,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97万亿元,寒武纪单日成交额高达234亿元,市场情绪显著升温。
寒武纪登顶“股王”反映市场风格向硬科技切换
寒武纪股价突破1500元/股,带动科创50指数上涨超4%,资金加速流向AI芯片等科技板块。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386%至46.07亿元,净利润转正至16.05亿元,验证了高成长性逻辑。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张思远指出,寒武纪具备AI芯片全场景布局的技术优势,叠加完成39.85亿元高价定增(发行价1195元/股),形成短期股价支撑。机构参与热度高涨,共计404家机构认购近40亿元,政策推动国产替代提速,正在凝聚科技投资新共识。
高估值背后存在泡沫风险与基本面隐忧
寒武纪当前动态市盈率已超300倍,显著高于贵州茅台的20倍水平,部分观点质疑其5200亿以上市值存在资金炒作成分。公司已发布公告提示股价可能存在脱离基本面的风险。此外,三季度营收增速环比放缓,国产AI芯片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市场份额仍需进一步验证。历史数据显示,“茅台魔咒”多次显现——此前短期内超越茅台的个股多在后续阶段出现明显回调,寒武纪能否维持领先地位尚待观察。
政策与行业共振推动科技股估值重塑
“十五五”规划明确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社会发展首要目标,国务院亦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持续释放AI产业政策红利。在全球AI算力需求强劲拉动下,半导体行业进入上行周期,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领军企业深度受益。高盛研报将其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并给出最高2104元的乐观预测,反映出国际机构对其长期成长空间的高度认可。
经济转型信号显现,高科技正成核心资产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新股王诞生是时代变迁的标志性事件,体现投资者对科技创新企业的空前关注。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寒武纪取代茅台问鼎股王,标志着主导产业从传统消费向科技创新的根本性转变。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企业的青睐有望构建“研发—融资—发展”的良性循环,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劳动生产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