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股价再次超越贵州茅台——这可不是一句夸张的标题,而是今天A股市场真实发生的一幕。午后交易时段,寒武纪股价快速拉升,一度涨超7%,报1465元/股,重新站上“A股第一高价股”宝座,短暂超越长期霸榜的贵州茅台。这一幕不仅让市场哗然,更将半导体、AI芯片赛道的热度推向新高。
从盘面来看,今日半导体板块整体表现活跃,午后出现明显拉升。除寒武纪外,灿芯股份涨超2%,圣邦股份、中科飞测等也纷纷跟涨。而推动这波行情的核心动力,正是近期持续发酵的AI算力需求扩张与国产替代逻辑的双重加持。根据公开资料,寒武纪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386.38%,业绩爆发式增长成为股价强势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知名牛散章建平也在三季度增持32万股,显示出资金对该公司未来前景的认可。
相比之下,贵州茅台虽仍稳居市值前列,但其股价增长节奏明显放缓。白酒行业正面临消费结构变化与政策调控压力,而寒武纪所处的AI芯片领域,则站在了技术变革与国家战略交汇的风口之上。CPO(共封装光学)概念火热、HBM带动DRAM产能重构、生成式AI用户半年翻倍至5.15亿——这些趋势共同构筑了高端芯片企业的成长叙事。
说实话,看到寒武纪再度登顶股价榜首,我是既意外也不意外。意外的是它的价格能如此迅猛地突破1400元大关;不意外的是,在这个AI定义未来的时代,资本市场终究会用脚投票,选出真正代表生产力跃迁的方向。我始终认为,股价短期看情绪,中期看业绩,长期看产业趋势。寒武纪的崛起不是偶然,它背后是中国在高端算力领域从追赶到突破的缩影。
当然,我也清楚高估值背后的争议。1465元的价格,对应的是极高的市销率和尚未完全兑现的盈利预期。但如果我们回顾历史,每一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投资机会,往往都伴随着“看不懂”的质疑。今天的寒武纪,或许就像十年前的台积电,或二十年前的英特尔,正处于一个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关键节点。
我不是鼓吹追高,而是想说:当一家公司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身处全球竞争主战场,并且业绩开始加速释放时,市场的热情是有基本面支撑的。我们不能因为习惯了“茅指数”的稳健,就忽视“硬科技”时代的到来。
这不仅是寒武纪和茅台之间的股价较量,更是两个时代的对话——一个是传统消费的巅峰,一个是最前沿科技的冲锋。而我,更愿意把目光投向那个正在创造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