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这回定增落地,1195元的发行价,直接把“A股史上最贵定增”的名头拿下了。之前迈为股份645元的纪录,这次被翻了一倍还多,确实有点东西。333.49万股,募资近40个亿,钱一到账,项目就能推起来。公告里说得很清楚,这笔钱主要砸向大模型领域的芯片和软件技术,目标是构建一个算力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矩阵,说白了,就是想在AI算力这块,打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有意思的是,这次参与的机构不少,13家挤破头进来,广发基金一个人就拿了12个亿,UBS AG、汇添富、易方达、嘉实这些名字也都在列。公募外资齐上阵,说明市场对寒武纪这个方向还是认的。毕竟现在大模型火,谁手里没点算力都不好意思说话。而且定增价格定在1195元,当天收盘价是1281元,相当于给了参与者差不多7%的安全垫,不算狠,但也足够吸引人。
再看业绩,今年三季度单季营收17.27亿,同比翻了十几倍,净利润也扭亏为盈,前三季度累计净利16亿,同比增长超三倍。数据看着很猛,但细看也有隐忧——环比来看,营收微降2.4%,利润直接掉了17%。增速从二季度的高坡开始往下走,再加上存货从26.9亿涨到37.3亿,增长接近四成,这说明出货节奏可能已经在放缓,库存压力起来了。
股价这边更热闹。10月20号当天盘中一度冲高近7%,成交额早早突破150亿,上午就干到100亿,全天下来大概率又是个百亿级别以上的量能。年内涨幅接近95%,市值稳在5400亿上下,市净率47倍多,估值不便宜。可你看看它的流动性,几乎成了资金博弈的主战场,9月中旬那会儿一天成交额能干到280亿,全市场第一,这种体量的资金来回进出,本身就说明问题——它已经不只是一个芯片公司,更像是AI赛道的情绪风向标。
寒武纪的底子是云边端一体的AI芯片布局,从IP到云端训练再到边缘推理,链条是全的,客户也覆盖了互联网、金融、制造这些主流场景。现在集中火力攻大模型,逻辑上没错。但行业拼的是持续投入和生态协同,光靠一轮定增撑不了太久。接下来关键是怎么把这近40亿花出效率,能不能真正形成技术和商业上的闭环,而不是只停留在“能力矩阵”这种说法上。
眼下这局面,一边是资本用真金白银投票,一边是业绩环比下滑和库存攀升的现实。热钱涌动的背后,到底是技术兑现的前夜,还是预期透支后的震荡,时间会给出答案。
投资路漫漫,愿与大家相伴同行,点赞支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