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业迎来一场重量级合作。10月15日,商汤科技与寒武纪正式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商汤科技董事长兼CEO徐立与寒武纪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天石均亲自出席。
这两家分别在AI软件与硬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联手,立即引发资本市场积极反应,截至当日收盘,商汤股价涨幅超过5%,寒武纪也上涨近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发生在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关键时期,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向软硬件协同发展的新范式。
其中,商汤科技作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知名的“AI四小龙”之一,自2014年成立以来便与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共同被视为中国AI产业的标杆企业。而寒武纪虽未被直接归入“四小龙”阵营,但作为国内稀缺的云端AI芯片厂商,其凭借自研架构与软硬件协同生态,同样在国产AI硬件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从企业基本面看,商汤的主营业务聚焦生成式AI、视觉AI及创新业务三大板块,涵盖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以及智能汽车四个方面。今年上半年,其总收入同比增长36%至24亿元,其中生成式AI收入同比大涨73%,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77%,经调整净亏损同步收窄50%。
寒武纪业绩表现更为亮眼,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幅达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公司主营业务是应用于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细观合作内容,双方规划有三个层次。
首先,在芯片适配方面,双方将积极推进最新型号的软硬件产品适配,联合打造面向算力市场的服务方案。
其次,在一体机解决方案上,双方将聚焦企业服务等垂直行业场景,紧密结合各自软硬件能力,打造面向垂直领域的一体机解决方案。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在优势区域市场的深度协同,汇聚地方产业资源和行业服务优势,构建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区域人工智能繁荣生态。
当前恰逢AI产业从模型训练到应用落地的关键转折期,商汤与寒武纪的合作,有望解决AI产业化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难题——软件如何更高效地利用硬件资源,硬件如何更好地适配软件需求。
记者还从产业人士处了解到,商汤与寒武纪的合作是国产AI生态加速形成的显著信号。在全球AI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建立自主可控的AI产业链已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而双方的“软硬结合”为国产AI生态建设提供了可行路径:一方面围绕国产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展开合作,推动从底层芯片到上层应用的整体技术栈实现更高程度国产化;另一方面在“科技出海”领域协同发力,共同推动中国AI技术走向全球市场,彰显了中国AI公司参与全球竞争的雄心。与此同时,合作还将推动形成规模化、可复制的商业成果,对改变当前AI产业“投入大、盈利难”的困境具有意义。
行业发展趋势表明,软硬件融合已成为明确方向。此前DeepSeek-V3.2-Exp模型发布开源后,华为昇腾、寒武纪、海光信息同步宣布完成适配。市场分析指出,大模型与生成式正快速从云端走向消费终端,各巨头都在加紧构建软硬件一体的AI生态。
在这场国产AI生态的竞赛中,软硬件协同已成为关键赛道,率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有望在未来的AI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