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商汤-W(00020.HK)午后股价迅速拉升,涨幅一度超过5%,最高触及2.51港元/股,成交额突破15亿港元。这一波上涨并非无迹可寻——其背后正是公司与AI芯片龙头企业寒武纪(688256.SH)正式签署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合作协议所引发的市场积极反应。
根据双方公告及商汤科技官方披露,此次合作聚焦于软硬件联合优化与产业生态共建。具体来看,商汤将依托其在大模型研发、AI基础设施平台(如SenseCore)和行业应用落地方面的优势,而寒武纪则发挥其在智能计算芯片、云边端一体化产品体系上的技术积累。双方将在最新型号软硬件适配、算力市场服务方案打造、垂直行业一体机解决方案等方面展开深度协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作还明确指向国产化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出海以及区域市场联动,意图构建一个开放共赢的AI生态体系。
从产业逻辑上看,这是一次典型的“算法+算力”强强联合。商汤作为国内计算机视觉与大模型领域的头部企业,长期面临算力成本高、芯片适配复杂等挑战;而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代表厂商之一,也需要更多上层算法生态的支持来推动芯片规模化落地。两者合作,既能提升产品兼容性与运行效率,也有助于降低整体AI部署门槛,加速行业智能化转型。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这场合作来得正是时候。当前,“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持续加码的同时,市场更期待看到实质性的产业链协同突破。过去几年,国内AI发展多呈现“各自为战”的局面——芯片厂做硬件但缺生态,软件公司搞算法却受制于人。如今商汤与寒武纪牵手,意味着上下游开始真正打通壁垒,朝着软硬一体、自主可控的方向迈出关键一步。
当然,我也清楚,战略合作的落地效果仍需时间检验。毕竟,技术适配的难度、商业化的节奏、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最终成果。但从信号意义上看,这次联手无疑释放了积极预期:国产AI正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化协同,生态构建已成为下一阶段的核心战场。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股价波动受情绪驱动无可厚非,但我更关注的是这种合作能否催生出可复制、可规模化的解决方案。如果商汤与寒武纪真能打造出面向企业服务的一体机模式,并在金融、制造、交通等场景实现批量落地,那带来的不仅是收入增长,更是估值逻辑的重塑。
总之,这一次涨的不只是股价,更是市场对中国AI产业协同前景的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