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许林艳李乔宇
4月21日,国产AI芯片龙头上市公司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高开,盘中一度涨逾8%,之后小幅回落。截至收盘,寒武纪报695元/股,放量上涨3.80%。当日,寒武纪成交额为58.7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28.88亿元的成交额有明显放大。
此前4月19日,寒武纪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据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实现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3.55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2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告显示,寒武纪营业收入增长,主要系今年第一季度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时,由于今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由负转正。
另据寒武纪披露的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亿元,上年同期为-8.48亿元。
“寒武纪业绩高增长表明公司在AI芯片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产品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此外,这也反映了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正在加速拓展,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日益增加。”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高增长是否持续主要取决于公司是否能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拓展新的市场领域以及有效管理成本。”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迎来增长,以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进入新纪元,对算力的需求显著上升。公司作为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发与技术创新,在客户服务、生态合作上持续深耕,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国产AI芯片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此外,我国对国产芯片的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也为寒武纪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AI芯片行业竞争激烈,不仅有国内同行的竞争,还可能面临国际巨头在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争夺上的压力。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记者介绍,当前我国AI芯片研发整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部分企业在算力、能效比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取得突破,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工艺依赖国外先进经验与设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未来AI芯片将朝着更高效能、更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更加注重软件与硬件的深度融合,以支持更多样化的智能应用。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AI芯片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广泛,预计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余丰慧说道。
招商证券认为在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情况下进口海外先进制程芯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国产算力替代为不可逆趋势。从国产算力的发展进展来看,寒武纪、海光信息等公司的财报均显示出良好的商业化落地态势,产品已逐步进入规模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