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今日早盘涨幅超过6%,股价突破209港元,成交额达7.25亿港元。这一表现与公司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密切相关——单季度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77亿元,同比增长41.1%。
仔细分析财报数据,有几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营业利润7.46亿元,归母净利润6.89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7.08亿元,这些数字共同指向一个事实:公司已经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和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的持续放量,以及安进授权产品的销售贡献。
交银国际的研报指出,百济神州第三季度产品收入14.1亿美元,同比增长41%。基于此,该机构上调了公司净利润预测,幅度在3%至52%之间,主要反映对经营费用率更乐观的预期。海通国际则因泽布替尼在欧美市场放量超预期,将2025-2027年收入预期上调至53亿/64亿/71亿美元,对应年均复合成长率23%。
从产品层面看,泽布替尼的表现尤为突出。这款BTK抑制剂季度全球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美元,达到10.39亿美元,同比增长51%,正式跻身重磅炸弹药物行列。在美国市场实现销售额7.39亿美元,同比增长47%,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欧洲市场更为亮眼,销售额1.63亿美元,同比激增68%。目前泽布替尼已进入75个国家或地区,其中57个实现医保覆盖,全球化布局的深度与广度居本土药企之首。
替雷利珠单抗本季度贡献销售额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7%。该产品近期获欧盟委员会批准,联合含铂化疗用于高复发风险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新辅助与辅助治疗,成为首个在欧洲获批用于肺癌围手术期治疗的国产PD-1产品。这一突破标志着公司产品从后线治疗向前线延伸的战略正在落地。
华创证券的分析显示,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迎来产品为王阶段。2025年建议关注国内差异化及国际化管线,看好能兑现利润的产品和公司。这一判断与百济神州的现状高度契合。
资金流向方面,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与规模逆市增长。11月3日,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0亿元,自7月7日上市以来猛增392%;11月10日,基金份额升至37.84亿份,续创上市新高。这表明机构资金对创新药板块的配置意愿依然强烈。
中金公司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基于DCF模型上调A/H/US股目标价至320元/250港币/420美元。该机构特别提到,公司在2025-2026年拥有诸多看点,包括CDK4用于一线HR+HER2-乳腺癌的III期临床将于明年上半年启动,BTK CDAC有望于明年上半年取得用于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数据读出等。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将达到3286亿美元,至2031年将进一步增长到4908亿美元。在这个快速扩张的市场中,百济神州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相协同的方式不断扩充产品管线,展现出从研发投入向价值转化的完整路径。
公司目前账上41.11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为后续研发与全球扩张提供了充足支持。基于前三季度表现,管理层上调2025年全年财务指引,预计总收入在51亿至53亿美元之间,并维持全年经营利润与自由现金流为正的预测。
创新药企业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商业化能力来验证。百济神州本季度的业绩表现,特别是泽布替尼在全球市场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创新药企不仅能够研发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更具备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建立,或许比单季度盈利数据本身更具深远意义。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