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岳先进股东国材基金完成减持计划,套现超7.4亿元。这则公告在11月22日悄然发布,却透露出重要资本动向:持股5%以上的股东国材基金已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两种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954.9万股,占总股本的1.97%,接近原定2%的上限目标,整个减持周期从9月17日持续至11月20日,减持价格区间为69.14元至90.47元/股,最终实现减持总金额达7.47亿元。
减持背后:合规操作下的正常退出
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此次减持主体为国材股权投资基金(济南)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减持前持有天岳先进3867.4万股,占总股本8.10%。其持股来源于公司IPO前取得,并已于2023年10月解禁流通。本次减持完全按照此前披露的计划执行——即在2025年8月26日公布的减持方案中明确拟减持不超过954.9万股,期限为公告后15个交易日开始的3个月内。无论是减持数量、时间还是方式,均与计划一致,属于典型的合规性财务投资退出行为。
减持完成后,国材基金目前仍持有天岳先进约2912.5万股,持股比例降至6.01%,依然保持在5%以上,仍是公司重要股东之一。这也意味着该基金并未彻底离场,后续是否继续减持值得关注。
我怎么看这一轮减持?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意外。天岳先进作为国内碳化硅衬底材料的头部企业,过去几年吸引了大量产业资本和政府背景基金布局。国材基金这类地方性股权基金,往往带有阶段性投资属性,锁定退出周期本就是常态。尤其是在当前半导体材料赛道热度不减、股价处于相对高位的背景下,选择适时兑现部分收益,是理性且合理的操作。
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反应。尽管减持规模不小,但天岳先进当日股价跌幅仅为3.73%,收于77.00元,成交额9.24亿元,成交量1182.75万股,流动性稳定,未出现恐慌性抛售。这说明市场对此次减持已有预期,且对公司基本面仍有信心。
再结合近期科学仪器及硬科技领域融资活跃的大环境来看,像聚时科技、赛纳生物等企业纷纷获得大额融资,反映出资本仍在持续加码高端制造和核心技术领域。天岳先进所处的第三代半导体赛道,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一次合规的股东减持,改变不了行业长期趋势,也不应被误读为对公司前景的否定。
所以我认为,这次事件更像是资本市场的一次正常“新陈代谢”。投资者真正该关注的,不是某个股东的进出,而是公司在碳化硅产能爬坡、客户验证进展以及H股上市后的国际化战略推进情况。这些,才是决定未来走势的核心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