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2 19:08:50 股吧网页版
发现好公司|芯导科技业绩重回升势,产品年销超74亿颗,第三代半导体布局能否打开估值想象空间?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孙华秋


K图 688230_0

  【导语】

  4月16日,芯导科技(688230.SH)披露了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芯导科技的营业收入为3.53亿元,同比增长10.15%;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一举扭转2022年以来业绩下滑的颓势。

  截至2025年4月21日,芯导科技的股价报收42.77元/股,总市值为50.30亿元。

  作为半导体赛道上的“50亿市值选手”,芯导科技的成长价值如何?其能否在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的共振中上演从“小而美”企业到“行业巨头”的逆袭?

  4月18—21日,就业绩增长可持续性、产品优势、研发进度等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芯导科技证券部发函并致电询问,其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回复称,公司已知悉相关情况,目前暂无接受媒体采访和调研的安排。

  【摘要】

  1.业绩重回增长轨道。2024年,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与产品结构优化,芯导科技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扭转2022年以来业绩下滑的颓势。

  2.挖掘增量市场场景。目前,芯导科技正在加速推进下一代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并已在氮化镓功率器件、车规级保护芯片等领域抢先落子布局,部分产品已成功实现量产。

  3.抓住两大关键:紧盯研发突破与订单增长。短期来看,消费电子仍是芯导科技业绩增长的“稳定器”。长期来看,第三代半导体蕴藏巨大潜力。对于芯导科技而言,新产品研发进度和客户订单是观察公司发展的两大核心指标。

  【正文】

  一、业绩回升密码: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与产品结构优化

  2021年12月,带着“国产功率半导体新星”光环登陆科创板后,芯导科技很快遭遇行业周期与消费电子寒冬的双重考验。

  财报显示,2022—2023年,芯导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29.33%、4.68%。在业绩阴云下,芯导科技的股价从上市之初的高点110.40元/股一路震荡下探至20.95元/股,累计跌幅达81.02%,市值缩水超八成,投资者信心一度跌入冰点。

  不过,2024年,芯导科技的业绩重拾升势,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0.15%、15.70%。截至2025年4月21日,芯导科技的股价报收42.77元/股,呈回暖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全球半导体行业在2024年迎来周期性复苏。年报显示,随着5G技术渗透、AI终端普及及新兴消费场景的拓展,当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7%,中国市场在政策刺激与内需增长驱动下实现4%的增长。

  作为TVS保护器件领域的主要供应商,芯导科技深度绑定消费电子产业链,其TVS、MOSFET等核心产品需求随终端市场回暖而快速上升。

  年报显示,2024年,芯导科技的功率器件业务收入达3.16亿元,同比增长9.57%。其中,TVS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36%,MOSFET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07%。

  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游行业需求复苏的同时,芯导科技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2024年,芯导科技自主研发的SGT MOS产品凭借超低阻抗和超小封装的优势,成功实现量产,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动能。据了解,SGT MOS产品是基于传统沟槽式MOSFET改进的器件,具有导通电阻低、开关损耗小、频率特性好等特点,可应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低功耗场景。

  与此同时,芯导科技在TVS产品领域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2024年,芯导科技开发出的超低钳位电压、超大泄放电流的TVS产品,已经通过大客户的性能验证,由于具有优异的钳位电压、电流泄放能力和动态电阻性能,优于同类其他品牌产品因而被客户设计到终端产品中,目前该系列产品已经有多个型号批量出货。

  得益于新产品量产及消费电子行业回暖,2024年,芯导科技的功率器件销量达74.10亿颗,同比增长13.80%;功率IC的销量为1.84亿颗,同比增长20.30%。

  高附加值产品矩阵的完善亦推动芯导科技相关产品的毛利率提升。2024年,芯导科技的功率器件毛利率为36.29%,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其中,TVS产品毛利率为35.11%,同比上升0.82个百分点;MOSFET产品毛利率为40.92%,同比上升1.99个百分点。

  二、下一个增长引擎在哪里?

  相较于英飞凌、安森美等国际巨头,芯导科技的经营体量偏小。

  不过,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芯导科技手握120项知识产权,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玩出了“差异化打法”,该公司TVS及ESD产品已成功进入小米、传音、TCL等手机品牌厂商以及华勤、闻泰、龙旗等手机代工厂商的供应链,在境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在消费电子市场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投资者不禁要问,芯导科技的未来增长点究竟在哪里?

  当前,半导体产业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新材料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等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凭借宽禁带、高饱和漂移速度、高临界击穿电场等卓越性能,正崭露头角,有望引领半导体产业新风向。

  透视2024年年报,芯导科技并未止步于短期业绩修复,而是加速推进下一代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目前,芯导科技已在氮化镓功率器件、车规级保护芯片等领域抢先落子布局。

  在低功耗领域,面对移动终端小型化这一趋势,芯导科技推出了超小封装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以高性能、低损耗、低漏电的优势逐渐打入智能手机、智能眼镜、AR/VR设备等新兴市场领域。

  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芯导科技的研发成果引人关注。在650V GaN HEMT(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产品阵列中,芯导科技成功新增了具有90—300mR的P—GaN系列产品。中低压GaN HEMT产品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发中,其中40V产品已顺利通过客户端测试。650V Cascode结构GaN HEMT同样在有序研发中,目前已初步形成了50—3000mR系列产品,为公司在第三代半导体市场的竞争中增添了有力砝码。

  在SiC产品方面,芯导科技SiC SBD系列涵盖了 650V/1200V/1700V电压档,其中,650V SBD产品已在PD客户端实现出货,1200V SBD产品正在多家大功率系统客户处进行测试验证,1700V SBD产品也陆续产出。

  在IGBT领域,芯导科技IGBT系列产品更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赛道加速突围。2024年,芯导科技650V/1200V 100A以下小电流产品已形成系列化;1200V 100A以上大电流产品仍在持续开发中,1200V 200A芯片已完成定型,1700V 200A正在等待客户认定,1200V 100A/150A、1700V 150A等系列化产品也陆续进入流片产出阶段。

  可见,芯导科技正凭借其在低功耗、第三代半导体以及IGBT领域的多点布局,全力挖掘增量市场场景,以打造新的业绩增长极。

  三、抓住两大关键:紧盯研发突破与订单增长

  2024年,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回暖以及新产品量产,芯导科技业绩成功触底反弹,重回增长快车道。

  时代商业研究院认为,短期来看,消费电子仍是芯导科技业绩增长的“稳定器”。伴随5G技术普及和物联网生态的日益完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AR/VR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持续攀升。作为深耕消费电子领域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芯导科技凭借成熟的产品体系和优质的客户资源,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复苏带来的红利。

  长期来看,第三代半导体蕴藏巨大潜力。随着碳化硅、氮化镓等前沿技术逐步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万亿级市场正在加速打开。芯导科技已提前布局SiC SBD、GaN HEMT等核心产品,一旦技术实现突破并规模化商用,有望开辟全新的增长曲线。

  不过,投资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对于芯导科技而言,新产品研发进度和客户订单是观察公司发展的两大核心指标:前者决定了公司能否在技术迭代中保持竞争力,后者则直接反映市场对产品的认可度。若未来两年内,芯导科技能够顺利实现技术攻关并获得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订单,成功从“消费电子供应商”转型为“新能源功率半导体平台型企业”,其市场估值中枢或将显著上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