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刚刚签下一笔惊人的大单——其最新款组件产品飞虎3(Tiger Neo 3.0)在正式量产下线当天,就在全球订购签约仪式上与各大分销商累计签单15GW。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数年的新增光伏装机总量。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款产品量产效率已突破24.8%,最高功率可达670W,双面率最高达90%,无论是发电能力还是弱光表现,都代表了当前N型TOPCon技术的顶尖水平。
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发布仪式,而是实打实的市场抢跑信号。从多家媒体发布的公告来看,飞虎3的量产标志着晶科能源在高效电池技术路线上再次提速,也意味着其一体化产能布局正在快速转化为订单优势。依托全球化生产网络和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公司已准备好推进后续交付节奏。要知道,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晶科累计组件出货量已超370GW,并连续六年稳坐全球出货量冠军宝座。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次性签下15GW的新产品订单,既是客户对其技术迭代能力的信任投票,也是市场对下一代主流组件产品的明确选择。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感慨。很多人最近在讨论光伏行业“内卷”、价格战激烈,甚至质疑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在我看来,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从来不是靠低价厮杀,而是用技术和产品定义行业标准。晶科这次能一口气拿下15GW订单,靠的不是降价促销,而是把效率做到24.8%以上,把功率推到670W,把这些硬指标实实在在地落在量产线上。这才是核心技术话语权的体现。
而且别忘了,这家公司已经连续六年全球出货第一,服务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约4000家客户。这种全球渠道深度和技术品牌认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的。即便当前股价承压(今日跌幅5.11%,成交额6.66亿),资本市场可能还在消化行业周期压力,但我始终认为,当行业从低谷回暖时,最先被资金重新盯上的,一定是那些仍在坚持技术投入、并能把新技术迅速推向市场的公司。
飞虎3这一单,不只是15GW的数字,更像是一个信号:光伏下半场的竞争,拼的不再是谁便宜,而是谁能持续输出更高效率、更可靠的产品。而晶科,显然已经提前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