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原股份芯片定制毛利率远低于翱捷科技(2024年芯原该业务毛利率约15%,翱捷达40.83%),核心源于业务定位、项目类型、成本结构等多方面差异,具体原因如下:
1. 项目定位与客单价差异大:翱捷科技的定制业务聚焦阿里、国家电网等头部客户的高价值大项目,多是融合基带通信技术的5nm/6nm先进制程AI推理芯片、工业级通信SoC这类高门槛项目,技术壁垒高、定制溢价空间大,客单价和毛利率自然居高。而芯原股份侧重中小规模定制项目,服务大量中小芯片设计公司,还覆盖AR/VR等通用场景,项目技术门槛相对低,竞争更激烈,为抢占市场只能控制报价,拉低了整体毛利率。
2. 成本分摊逻辑不同:翱捷的定制业务能复用自身成熟的基带、ISP等核心自研IP,这些IP已在量产芯片中摊薄大量研发成本,定制时新增研发投入少。且其定制团队规模小却聚焦高毛利项目,管理和运营成本分摊压力小。芯原虽有1600多项IP,但多为通用型IP,为适配不同小众场景需频繁组合优化,IP适配和维护的隐性成本高;同时它承接全流程总包服务,从设计到量产的全环节需维持较大规模团队,人员和流程管理成本高,这些成本均要分摊到定制业务中,压缩了毛利空间。
3. 收入结构拉低芯原定制业务毛利:芯原的业务是IP授权+一站式定制并行,IP授权业务毛利率高达90%,而定制业务本身是规模化低毛利业务。随着近年芯原重心转向定制业务,该业务收入占比大幅提升,整体营收结构中低毛利部分权重增加,最终拉低了定制业务的综合毛利率。而翱捷的定制业务是独立的高毛利板块,且占总营收比例仅9.92%,无需为其他低毛利业务分摊成本,能稳定维持高毛利水平。
4. 竞争环境差异:芯原所处的通用型芯片定制领域,参与者较多,且AI相关定制项目还面临产能紧张导致的成本上涨问题,进一步挤压毛利。而翱捷的定制业务多绑定通信技术,该领域具备基带能力的竞争对手少,技术稀缺性让其在定价上更具主导权,不易受市场竞争影响而降低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