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聚乳酸龙头浙江海正生材( 688203)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5亿元,同比增长12.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1万元,同比下降18.47%;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884万元,同比下降76.2%。
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
资料显示,海正生材是一家专注于聚乳酸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至今,公司已经形成 10 余种主要牌号,30 余个细分聚乳酸牌号,全面覆盖下游客户对聚乳酸在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加工工艺等方面的要求的企业。公司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聚乳酸商业化生产企业。全资子公司海诺尔 3 万吨/年聚乳酸生产线于 2020 年底投产,2 万吨/年生产线于 2023 年 6 月投产,2024 年产能利用率达到 91.13%。目前,该公司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行业龙头。
聚乳酸是一种兼具生物基与可生物降解属性的绿色高分子材料,应用领域广泛。近年来,得益于高速打印的技术革新,耗材市场需求强劲,聚乳酸在 3D 打印应用领域增长较快。 此外,随着相关研发工作的落地,在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难回收塑料制品,以及以地膜、绳网布、夹具、标签、渔具等为代表的农林牧渔用途塑料制品领域将为聚乳酸塑料打开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
海正生材在年报中写道,2024 年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发展,通过工艺优化持续降本增效,在巩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着力拓展市场增量领域,实现产销量的稳步提升。但受聚乳酸传统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价格承压,利润收窄。该公司进一步解释称,营业成本增加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出口物流费用增幅较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76%,主要是因为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所致。
分产品来看,占营收比重较大的产品是纯聚乳酸,营收为6.47亿元,而营业成本高达5.58亿元,毛利率为13.6%。改性聚乳酸产品共计收入1.87亿元,成本高达1.69亿元,毛利率仅为9.6%。
分地区来看,海正生材境内营收额为7亿元,境外收入为1.34亿元。2024 年公司境内营收增长 10.41%,增量主要为纯树脂,集中在 3D、挤片吸塑等领域;3D领域增长得益于 3D 打印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潜力空间巨大。海外营收收增长 24.55%,主要为中国台湾省、韩国、阿根廷的订单增加,片材应用领域的增长。
2024年度,公司聚乳酸内部领用量为 9211.97 吨。 报告期内,子公司海诺尔纯树脂产线处于基本满产状态,生产负荷率达 91%以上。报告期末,树脂库存较上年同比增加,系结合订单情况和产线检修安排,提前备货。
拉长时间线来看,海正生材自2023年以来就处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05亿元、7.53亿元和8.45亿元,但是净利润分别为4701万元、4353万元和3550万元。
15万吨聚乳酸项目二次延期
海正生材表示,目前国内的聚乳酸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聚乳酸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改进,但聚乳酸的市场价格仍明显高于传统不可降解塑料。在年报中,公司也发出了几个潜在风险提示,比如,市场竞争风险方面,该公司表示,随着国内外环保政策趋严以及“限塑禁塑”时间表的推进,聚乳酸行业竞争会日益激烈。而国内外聚乳酸产能的大幅提升可能改变市场供求局面,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公司盈利能力会被削弱。原材料方面,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高光纯乳酸,目前制造乳酸所用发酵原料以玉米等农作物为主,玉米价格波动会传导至聚乳酸行业,且国内高光纯乳酸供应商较为集中,后续担心成本增加会吞噬利润。此外,公司也担心技术泄漏、研发滞后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造成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海正生材是行业龙头企业,但是其扩产计划持续延期。今年3月11日晚,海正生材发布公告,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的投入金额进行调整,并再次延长项目的竣工时间。根据公告,“年产15万吨聚乳酸项目”总投资12.38亿元,分两期实施,每期建设1条7.5万吨聚乳酸生产线。此次调整后,项目一期预计竣工时间从2025年3月延长至2025年12月前,项目二期预计竣工时间从2026年9月延长至2028年12月前。
该项目此前已调整过一次竣工时间。2024年3月,海正生材发布公告,将该募投项目2条生产线调整为分两期实施,每期为1条年产7.5万吨聚乳酸生产线。其中,项目一期计划总投资为8.54亿元,计划募集资金投入7.36亿元,预计于2025年3月前竣工并完成投料试产;项目二期计划总投资为3.84亿元,预计于2026年9月前竣工并完成投料试产。
关于分红方案,海正生材表示,公司拟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含税)的标准进行分红,合计派发1208.5万元。加上本年度用于股份回购的899.9万元,现金分红与回购金额合计占归母净利润的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