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不再是被动接盘,而是主动下场做产业操盘手。”
“可这种深度介入,到底是培育龙头,还是制造新的资产泡沫?”
从“风险拆弹”到“产业造浪”:AMC的新角色
在“十五五”规划强调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AMC)正从传统“风险化解者”转向“产业赋能者”,依托逆周期运营能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国东方累计投资近180亿元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包括2018年牵头境外银团贷款协助光伏龙头**晶澳科技**完成美股私有化,以及2020年通过2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改善其负债结构。中信金融资产则为**合盛硅业**提供“增资+债务重组”一揽子方案,降低企业杠杆率,深度介入硅基新材料领域。
产业赋能如何重塑股市逻辑?
AMC从‘救火队’转向‘产业赋能者’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市场信心并推动产业升级相关股票上涨。中国东方对晶澳科技、中信金融资产对合盛硅业的支持表明,AMC的有效介入增强了投资者对新能源等关键行业的信心。此外,中国东方联合国家能源集团设立规模达100.2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光伏、风电及氢能领域,已投放53亿元;其参与的绿能基金累计投资超100亿元,覆盖环保及基础能源项目,有力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与股价上升。同时,AMC中国资产在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的不良资产收购中,55%用于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了股市资金流向,引导资本聚焦高潜力企业。
另一方面,AMC的角色转变在优化股市结构的同时,也可能带来短期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潜在挑战。大规模资产收购和处置操作可能短期内扰动市场价格。同时,AMC推出的“产业赋能型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创新模式可能引发其他金融机构效仿,加剧市场竞争,对部分上市企业形成压力。
谁站在“新AMC叙事”的风口上?
当前市场对科技成长与资产重组预期高度关注,以下个股因契合“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赋能”主线而受到资金青睐。
腾景科技(688195)是科创板高端光通信与精密光学核心供应商,主营精密光学元组件、光纤器件及光测试仪器,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2025年11月19日收盘价达147.41元,创历史新高,单日涨幅8.88%,三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达30%。融资资金持续流入,11月11日融资买入额高达2.54亿元,两融余额维持在8.8亿元以上高位。尽管公司已澄清无应披露未披露事项,但仍被视为科技重组及新质生产力方向潜在标的。
荃银高科(300087)是国内种业龙头企业,主营水稻、玉米种子研发与销售,在杂交稻领域具备技术优势。2025年11月20日晚公告,中种集团拟以11.85元/股发起部分要约收购20%股份,总金额不超过22.45亿元,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40.51%。消息公布前已有资金抢筹,11月18日融资买入达9116万元,两融余额由4.8亿升至5.04亿元。当前股价10.16元,低于要约价,存在套利预期,成为科技农业与资产整合双主线共振标的。
华东重机(002685)原主营集装箱设备制造,近年尝试转型新兴产业。虽无最新重组公告,但因2025年11月17日媒体报道将其作为“和顺石油收购奎芯科技”案例的参照——其此前收购锐信图芯采用“现金支付+反向购股”模式,引发市场对科技资产重组路径讨论。2025年11月14日融资买入7898万元,两融余额升至6.61亿元,18日进一步增至6.75亿元,处于历史90%分位以上,成为“科技+重组”叙事中的重要观察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