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景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6380万元,营收达4.25亿元,同比增长28.1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家深耕光学元件与光通信领域的科技企业,在高增长中悄然调整步伐的真实写照。
从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来看,腾景科技的基本面整体稳健。收入端的增速明显高于利润端,说明公司在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9.12%,同比微升0.8个百分点,显示出产品结构或定价能力仍具韧性;但净利率下滑至15.56%,反映出期间费用的显著上升。尤其是第三季度,期间费用率达到22.46%,较去年同期提升1.54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8.52%,财务费用更是激增125.87%。这说明公司正在加大技术投入,同时也可能承受着融资成本抬升的压力。
从业务构成看,精密光学元组件仍是核心支柱,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达78.87%,光纤器件占比16.65%。公司所处的CPO概念、光通信和5G产业链,正处于AI驱动下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中。市场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持续升温,这对腾景科技而言无疑是结构性机遇。
但我也注意到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当前腾景科技的估值水平偏高。市盈率(TTM)接近170倍,市销率高达24.9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估值,本质上是对未来高成长性的强烈预期定价。一旦后续业绩增速放缓,或者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进一步承压,股价波动风险不容忽视。
我始终认为,一家真正的科技企业,不能只靠概念和赛道吃饭。腾景科技的研发投入在增加,这是积极信号,但关键在于转化效率——新技术是否能快速形成量产能力,新客户能否稳定导入。目前来看,公司在高端光学元件领域已有一定技术壁垒,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和规模效应还有待加强。
站在当前时点,我对腾景科技的态度是“看好趋势,谨慎估值”。它踩在了AI+光通信的风口上,基本面没有恶化,甚至还在扩张。但我不会盲目追高。对于投资者来说,更应该关注其下一阶段的费用控制能力、订单落地节奏以及在CPO等前沿技术上的突破进展。毕竟,故事讲得再好,最终还是要用利润和现金流来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