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益电子(688183.SH)今日公告,持股股东东莞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因资金需求,计划在2025年12月12日至2026年3月1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831.82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00%。此次拟减持的股份来源于其参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时的战略配售所得。公告披露后,市场反应相对平稳,截至发稿,生益电子股价微跌0.85%,报88.82元,成交额达13.26亿元。
从股权结构来看,东莞科技创新投资集团并非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此次减持属于财务性退出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减持消息释放,但生益电子近期股价表现并不弱。就在同一天,公司市值维持在786.57亿元水平,且有多只公募基金在三季度对其进行了增持操作,显示出机构资金对其长期价值仍持认可态度。
看到这个公告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一边有人要卖,另一边基金却还在加仓?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其实恰恰反映了资本市场的真实生态——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周期视角和策略逻辑。
东莞科创投作为地方国资背景的投资平台,持有股份来自战略配售,锁定期已满,此时选择部分退出,本质上是一种正常的资金回笼行为。这类股东更关注的是项目退出周期和整体资产配置节奏,而不是短期股价波动。而反观诺德基金旗下的多只产品,如诺德新生活A、诺德周期策略混合等,近期不仅新进持仓,还大幅增持,基金经理周建胜、谢屹等人显然更看重公司在PCB领域的龙头地位以及高端印制电路板在AI服务器、通信设备等领域的需求增长潜力。
我翻了下数据,仅诺德系三只基金合计就持有约240.69万股,虽然远低于本次拟减持的831.82万股,但考虑到这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布局,背后反映的是对科技成长赛道的系统性看好。特别是当前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进程加速,像生益电子这样具备高技术壁垒的PCB厂商,确实容易成为机构“抱团”的对象。
当然,我也不会忽视风险。一次不超过1%的减持本身影响有限,但如果后续其他股东跟进,或者行业景气度出现拐点,当前较高的估值就可能面临回调压力。毕竟,今天这波上涨已经让相关基金合计浮盈超过千万元,情绪面多少有些升温。
总的来说,这次减持更像是局部的资金调仓,而非基本面逆转的信号。只要公司能在高端PCB领域持续兑现业绩,短期的股份变动,不过是长线逻辑中的一朵小浪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