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28日讯今日科创板晚报主要内容包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纳入55种药品;“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
【热点聚焦】
简讯: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其中指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优化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环境,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上交所邱勇:坚持“硬科技”定位不拘一格支持具有参与全球竞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在今日举行的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上,上交所理事长邱勇表示,上交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坚持“硬科技”定位,进一步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把好准入关,更好识别优质科创企业,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适用第五套标准,不拘一格支持具有参与全球竞争潜力的“硬科技”企业上市。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开标纳入55种药品
据央视新闻,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今天公布中选结果。此次集采共纳入55种药品,覆盖抗感染、抗过敏、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领域常用药品,总体实现了“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预期目标。本次集采中选产品与医疗机构需求更加匹配,强化“稳临床”。医疗机构既可以按通用名报量,也可以按厂牌报量,从中选结果看,医疗机构要求采购产品报量的75%得到满足。本次集采提高了投标企业资质门槛,要求投标企业具有同类型药品生产经验,同时要求投标药品所在生产线2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情况,后期药监部门将对中选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本次集采竞争激烈程度远高于前十批集采,但通过1亿元以下规模产品不集采、设置“锚点价”防止极端低价冲击、引入复活机制等措施,保持了较高中选率,中选产品平均价差较此前批次明显缩小。本次集采全链条规范投标行为,坚持“防围标”。将存在股权关联、委托生产、批件转让等关联关系的企业视同为1家,防范合谋报价。全国共4.6万家医药机构参加报量,445家企业的794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72家企业的453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拟中选结果公示后将正式发布,预计全国患者将于2026年2月用上新一批质优价宜的中选药。
中国贸促会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
中国贸促会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于24日至27日访问马来西亚,出席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赴雪兰莪州考察半导体产业园及中资企业在建项目。访问期间,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分别与马来西亚政府部门、主要商协会及东盟多国工商会负责人进行会谈交流,强调将与东盟工商界携手,深化多双边务实合作,共同维护区域产供链稳定畅通,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
央视新闻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难以制造出能够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我国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居国际前列,但用于制备该带材的金属基带主要采用哈氏合金(C276)制造,仍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时间难以保证。金属基带作为缓冲层和超导层生长的衬底,其作用如同盖房时打下的地基——超导材料需要一层一层地“生长”在这一基带上。它不仅为超导带材提供了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变形能力,更是整个超导结构得以稳定成型的基础。
上海交大和宁德时代联手破世界纪录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光电转换效率超20%
据上海交通大学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Nature》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一新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质限域分子层”型空穴传输层构型新概念,突破了传统自组装单分子层(SAM)型空穴传输层体系中面临的分子聚集、堆叠和结晶的本征限制,创制了分子适用性广、工艺推广性高的电荷传输层新技术路径,解决了基于自组装电荷传输层的钙钛矿光伏模组制备过程中面临的薄膜不均匀、界面不稳定难题。该研究成功实现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的1m×2m大尺寸钙钛矿光伏模组,创造了当前该领域的世界纪录。
韩国六氟化钨供应商针对半导体制造商大规模涨价涨幅70%-90%
由于钨价飙升,韩国六氟化钨(WF6)供应商已针对半导体制造商发起大规模涨价。业内人士23日透露,SK Specialty、Hoosung、关东电化等六氟化钨制造商最近通知三星电子、SK海力士、DB HiTek、Magnachip等半导体制造商,将从明年开始将供应价格上调70%至90%。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原因是钨价在五个月内翻了一番,成本负担加重”,“日本气体公司以汇率等因素为由,要求涨价90%”。该人士还补充道:“半导体制造商也意识到钨价飙升,因此他们觉得必须接受涨价。”
深度:
科创成长层迎“开门红”!首批新注册企业首日涨幅显著硬科技融资通道进一步打通
最高涨幅90%!这一半导体气体即将涨价三星、海力士已接到通知
银河微电Q3归母净利同比增长88.94% 摩根大通新进成为前十大股东
【科创板公司】
上纬新材:智元恒岳要约收购期满股票停牌一日
上纬新材(688585.SH)公告称,因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要约收购公司股份事项,公司股票于2025年10月29日停牌一个交易日,并将在要约收购结果公告当日复牌。要约收购报告书显示,智元恒岳预定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00%,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要约收购期限为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
澜起科技:股东中电投控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澜起科技(688008.SH)公告称,公司股东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嘉兴芯电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自身资金需求通过询价转让、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同时限制性股票归属导致公司总股本增加,持股比例被动稀释,其合计持有的公司股份由1.27亿股减少至5725.75万股,持股比例由11.18%降至4.999995%,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方面,中电投控于2023年7月11日-2025年10月28日累计减持2068.71万股,嘉兴芯电2023年7月11日-2025年10月28日累计减持141.47万股。
生益电子: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98%
生益电子(688183.SH)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30.60亿元,同比增长153.71%;净利润为5.84亿元,同比增长545.95%。前三季度营收为68.29亿元,同比增长114.79%;净利润为11.15亿元,同比增长497.61%。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推动市场、技术、质量管理等综合能力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巩固了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带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显著上升。
东芯股份:前三季度净亏损1.46亿元存储板块持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
东芯股份(688110.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7.03%,净亏损3521.58万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28.09%,净亏损1.46亿元。本报告期毛利率26.64%,较上年同期增加10.57个百分点,较上季度环比增加4.62个百分点。主要系受益于半导体设计行业景气度回升,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有效推动了产品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仍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主要因素如下:公司以存储为核心,向“存、算、联”一体化领域布局,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投入总计5706.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1%,其中存储板块持续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推动存储芯片制程升级及可靠性水平提升;Wi-Fi板块首颗产品仍在研发中,尚未达到产业化阶段;同时公司对外投资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确认的投资亏损1583.63万元。
聚辰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33% DDR5SPD芯片等出货量同比快速增长
聚辰股份(688123.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3亿元,同比增长2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亿元,同比增长51.33%。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40.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67.69%。公司DDR5SPD芯片、汽车级EEPROM芯片和高性能工业级EEPROM芯片的出货量较上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汽车级NORFlash芯片成功导入多家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Tier1供应商,光学防抖式(OIS)音圈马达驱动芯片搭载在主流智能手机品牌的多款中高端机型实现商用,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4.93个百分点。
龙芯中科:前三季度净亏损3.94亿元
龙芯中科(688047.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13.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94亿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21.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934.44万元。随着公司产品的性价比竞争力提升,以及业务市场的逐步恢复,营业收入随之相应提高。此外,部分主要芯片的生产备货增加,同时收到的政府补助款项同比减少。
传音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48亿元同比下降44.97%
传音控股(688036.SH)公告称,传音控股(688036.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5.43亿元,同比下降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48亿元,同比下降44.97%。业绩下滑主要受市场竞争加剧及供应链成本上升影响,导致营业收入和毛利额减少所致。
天能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3.60亿元同比下降7.13%
天能股份(688819.SH)公告称,天能股份(688819.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24.85亿元,同比增长10.83%;净利润为4.91亿元,同比增长81.92%。前三季度营收为334.02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为13.60亿元,同比下降7.13%。业绩变动原因主要是本期毛利额增加及期间费用减少,带动利润总额上升,从而推动净利润增长;但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主要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及经营环境变化影响。
君实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96亿元
君实生物(688180.SH)公告称,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6亿元,同比增长42.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96亿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1.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3亿元。
中微半导: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581.85万元同比下降3.66%
中微半导(688380.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69亿元,同比增长21.88%;净利润为6581.85万元,同比下降3.66%。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2亿元,同比增长36.78%。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营业收入及销售毛利率提升,市场行情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回暖,并且随着公司产品的迭代更新及细分市场的不断开拓,营收和毛利率同期均有较大增幅。
三达膜:第三季度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98.82%
三达膜(688101.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4.39亿元,同比增长19.17%;净利润为1.03亿元,同比增长98.82%。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98亿元,同比增长40.2%。本期业绩增长主要系本报告期内工业分离项目验收规模同比扩大;因收回部分长账龄应收款,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有所减少。
纳微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56.56%
纳微科技(688690.SH)公告称,纳微科技(688690.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57亿元,同比增长22.46%;净利润为4446.20万元,同比增长1558.82%。前三季度营收为6.71亿元,同比增长22.01%;净利润为1.08亿元,同比增长156.56%。
骄成超声: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6.81% 拟10派2元
骄成超声(688392.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1.98亿元,同比增长20.16%;净利润为3598.9万元,同比增长136.81%。前三季度净利润为9402.59万元,同比增长359.81%。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本期净利润增长主要系下游需求增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同时产品结构优化以及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利润增加所致。同时,上年同期基数较小,导致同期相比大幅变动。
浙海德曼: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8.18%
浙海德曼(688577.SH)公告称,第三季度营收为2.46亿元,同比增长4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2.25万元,同比增长257.82%。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同比增长11.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88.77万元,同比增长78.18%。业绩增长主要系本报告期内项目验收较上年同期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和利润上升所致。
坤恒顺维:第三季度净利润1337.79万元,同比增长416.49%
坤恒顺维(688283.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5495.8万元,同比增长35.60%;净利润为1337.79万元,同比增长416.49%。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618.98万元,同比增长57.85%。本期营收增长主要系下游市场需求结构性改善以及卫星等新兴产业的投资推进带来相关测试仿真仪器需求释放;频谱分析仪等产品经过持续的迭代与用户验证,相关收入快速增长,逐步形成新的增长动能。
银河微电: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907.1万元同比增长88.94%
银河微电(688689.SH)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2.68亿元,同比增长20.81%;净利润为1907.1万元,同比增长88.94%。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629.21万元,同比增长3.02%。本期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公司销售规模扩大,以及存货周转效率提升带动呆滞存货减少,进而资产减值损失下降。
华熙生物: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降30.29%
华熙生物(688363.SH)公告称,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营收为9.03亿元,同比下降15.16%;净利润为0.32亿元,同比增长55.63%。前三季度营收为31.63亿元,同比下降18.36%;净利润为2.52亿元,同比下降30.29%。
日联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SSTI控制权
日联科技(688531.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瑞泰拟4890万元新币(折合约人民币2.69亿元)收购SCPLSEMICONDUCTOR TEST & INSPECTION PTE. LTD.(简称“SSTI”)66%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SSTI股权比例为66%,SSTI将成为公司控股孙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目标公司是全球极少数掌握高端半导体检测诊断与失效分析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的企业,已形成具有光子发射显微镜(PEM)、激光时序探针(LTP)、扫描光学显微镜(SOM)、热显微镜(THM)等核心技术的多品类整机产品。通过本次收购,公司进一步开拓在高端半导体检测装备领域的业务布局。
博瑞医药:子公司产品地诺孕素片拟中标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博瑞医药(688166.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博瑞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参加的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产品地诺孕素片拟中标。该产品适应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规格为2mg,拟中标价格为24.7元/盒,首年约定采购量基数为130.2813万片,主供省份为河北、四川、陕西、海南、宁夏,采购周期至2028年12月31日。该产品于2024年12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2025年1-9月产生销售收入173.51万元。本次拟中标有利于产品快速打开国内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制剂业务发展。但目前采购协议签订等后续事项及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汇宇制药:公司参与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
汇宇制药(688553.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汇宇海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工作,根据联采办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显示,公司1个产品拟中标本次集中采购。该产品为美索巴莫注射剂,主要用于急性骨骼肌疼痛或不适症状的治疗。若公司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相关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相关产品国内市场的开拓,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对公司的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本次拟中选产品的采购协议签订等后续事项及对公司未来业绩影响尚具有不确定性。
苑东生物:拟中选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苑东生物(688513.SH)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参加了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第十一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的投标工作,公司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注射液、贝前列素钠片2个产品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本次中选产品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开始执行,对公司2025年度的经营业绩不会有影响。本次中选价格与原销售价格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若公司后续签订采购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上述产品提高药品可及性。
艾迪药业:ADC118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艾迪药业(688488.SH)公告称,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艾滋病领域1类新药ADC118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该药物以全新化学结构HIV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ACC017为核心,与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组成三联复方制剂,旨在治疗HIV感染。目前,ADC118片的Ⅲ期临床试验已启动,此前已完成的Ⅰb/Ⅱa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安全性良好,药效明确。若未来成功获批上市,有望为HIV患者提供更多药物选择,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但需注意,该药物从研发到上市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奥来德:子公司中标厦门天马显示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
奥来德(688378.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升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收到中标通知书,中标项目为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中标金额为9379万元。该项目预计对公司2026年度、2027年度的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存在确认收入时间延后的可能。
【创投风向标】
五八智能完成约5亿元A轮融资
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具身智能企业五八智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完成约5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国新基金、浙江产投联合领投,诚通混改、财通资本、杭州国舜、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申万长虹基金跟投。资金将用于人形机器人和行业级四足机器人的研发与量产。五八智能成立于2022年,重点布局具身智能领域,已在公共安全与工业制造场景实现超亿元批量交付和出口。
知微行易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近日,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知微行易(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由凯辉基金投资。知微行易成立于2020年,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通过自研AI生成式工具实现架构创新,深度嵌入企业运营,助力业绩提升与业务创新。公司此前曾获华兴资本等机构投资。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以2025年10月为预测基准时间,后续2年的融资预测概率为69.12%。
心寰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近日,心脏介入影像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商深圳心寰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由美敦力中国基金领投,元生创投、北清河基金、同方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推进产品商业化及后续研发。心寰科技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心脏介入影像设备研发,已初步构建超声主机、ICE导管、电磁定位与成像算法等核心技术体系,其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心腔内超声成像导管”已于2025年3月获批中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根据财联社创投通—执中数据,以2025年10月为预测基准时间,后续2年的融资预测概率为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