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实生物最新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06亿元,同比增长42.06%,归母净利润亏损5.9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3.31亿元。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31.40%,亏损1.83亿元。这份成绩单背后,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的持续放量成为关键驱动力。
数据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前三季度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约14.95亿元,同比增长约40%。这款PD-1抑制剂目前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其中10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在美国、欧盟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三季度,该产品用于一线治疗HER2表达尿路上皮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适应症版图仍在持续扩大。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支出达9.82亿元,同比增长12.34%。截至三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合计32.70亿元,资金储备相对充足。管线推进上,多个后期阶段项目取得实质进展:first-in-class的抗BTLA单抗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抗IL-17A单抗的III期临床达主要终点,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JS207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的II/I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FDA批准,JT118注射液(猴痘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的临床试验申请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从行业层面观察,创新药产业链正迎来政策推动与需求爆发的双重利好。证券日报报道指出,在A股CXO板块29家上市公司中,有20家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国际化驱动创新药企业业绩增长,位于创新药产业链上游的CXO板块需求同步提升。这种传导效应在君实生物的研发投入和管线推进中已有所体现。
不过,光大证券在最新研报中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将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8.9亿元和-2.9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0.98亿元。分析师认为,尽管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持续爬坡,但研发投入加强及其他产品销售放量仍需时间。
资金面对君实生物的态度呈现分化。最新行情显示,11月4日公司股价下跌2.36%至39.30元,但融资余额在11月3日净买入2780.1万元,总额达13.95亿元。南向资金持仓数据显示,港股君实生物获资金大比例持有,反映出不同资金对创新药企的长期价值判断存在差异。
当前创新药行业处于商业化加速与研发投入持续高企的并行阶段。君实生物作为国内创新药第一梯队企业,其特瑞普利单抗的放量速度、后续管线的临床进展以及国际化商业拓展,将成为决定公司何时实现盈亏平衡的关键变量。在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市场对创新药企的评估正从单纯的技术实力转向商业化能力的综合考量。
本文内容由多家媒体消息汇总整理而成,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