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半导体产业链迎来一波强势反弹,希荻微直接触及20cm涨停,成为市场焦点。整个板块中,晶圆代工与设备端表现尤为突出,微导纳米、晶合集成涨幅超10%,京仪装备、迈为股份、拓荆科技、芯源微等也纷纷跟涨。这一轮上涨并非无迹可寻——消息面上,DIGITIME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晶圆代工营收预计将达到199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5%。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至2030年间,该领域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达到14.3%,被视作推动本轮半导体景气周期的核心动力。
从个股来看,希荻微的表现最为抢眼。数据显示,其最新涨幅达13.38%,股价报17.29元,成交额已达6.45亿元,成交量为3804.50万股。虽然当前尚未有更多基本面信息披露,但结合行业整体趋势,此次大涨大概率受到市场对模拟芯片及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回暖的预期驱动。毕竟,在消费电子逐步复苏、AI终端加速渗透的背景下,具备高性能电源管理能力的厂商正迎来新一轮增长窗口。
晶圆代工:产业回暖的风向标
我始终认为,晶圆代工是观察半导体周期最有效的窗口之一。这一次DIGITIMES给出的增长预测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随着先进制程投资加大、成熟制程产能优化,以及车用芯片、工业控制等领域持续释放订单,代工环节的订单能见度明显提升。特别是中国大陆部分代工厂商在特色工艺上的突破,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本土设计公司回流订单。这种“内循环”增强的趋势,也为设备和材料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需求支撑。
设备链的弹性不可忽视
再看设备端,京仪装备、拓荆科技早盘就已涨超5%,后续继续走强。这类公司往往在行业上行初期最具弹性。毕竟,任何产能扩张都离不开设备投入。按照过往经验,一旦代工企业开始扩产,设备订单通常会提前半年到一年释放。因此,当前设备股的活跃,可能正是市场在押注接下来的资本开支回升。而像迈为股份、芯源微这些在刻蚀、涂胶显影等关键环节已有国产替代成果的企业,自然更容易获得资金青睐。
说实话,我对这一波半导体的反弹并不意外。早在三季度财报季,我就注意到多家设备公司的合同负债和预收款出现明显增长,这说明客户已经在为明年做准备了。现在市场借着DIGITIMES的报告形成共识,不过是把原本就在酝酿的趋势放大了出来。
当然,短期情绪高涨也意味着波动风险上升。尤其像希荻微这样一天接近20%涨幅的标的,后续能否持续还要看是否有业绩兑现能力。但我依然看好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在2025年的结构性机会,尤其是那些真正卡位在高成长赛道、且技术壁垒扎实的公司。周期或许会起伏,但国产替代的大逻辑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