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瑞医药(688166.SH)再下一城,其自主研发的BGM1812注射液正式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超重或肥胖适应症的临床试验!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公司在代谢疾病领域布局进一步深化,更意味着中国在新型减重药物研发赛道上又迈出关键一步。
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BGM1812瞄准前沿靶点
此次获批的BGM1812注射液是一款新型长效胰淀素(Amylin)类似物,由博瑞医药自主优化设计,具备良好的分子活性与药学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该药物在美国也已获批进入临床阶段,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根据现有公开信息,**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制剂在减重适应症上获批上市**,这意味着BGM1812若后续研发顺利,有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创新药。
从治疗机制看,胰淀素类似物可通过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中枢等方式实现体重控制,与当前主流的GLP-1类药物形成互补甚至协同效应。博瑞医药此前已在GLP-1/GIP双靶点药物BGM0504上取得显著进展,如今BGM1812的推进,显示出公司正在构建覆盖多重代谢通路的创新药管线矩阵。
创新驱动叠加市值管理优化,市场信心持续显现
我观察到,博瑞医药近年来始终坚持“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仿创结合、国内外并重”的发展战略。公司依托微生物发酵、药物递送等核心技术平台,在抗病毒、抗肿瘤、呼吸系统及代谢疾病等领域持续深耕。今年以来,公司在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市值建设方面动作频频,包括申报“金曙光奖”优秀董秘奖、实施股份回购计划、连续六年稳定分红等,均体现了管理层对长期价值创造的重视。
从资金面来看,截至2025年11月11日,公司融资余额仍维持在17.85亿元高位,处于历史90%分位以上,反映出专业投资者对公司技术积累和研发前景的认可度较高。
当然也要清醒认识到,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BGM1812虽已迈过临床门槛,但仍需经历多期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这类前沿项目的持续推进,正在不断重塑市场的估值逻辑——从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