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博瑞医药(688166)宣布终止已筹划近一年半的定增募资事项。而在终止定增募资背后,博瑞医药目前正筹划赴港上市。10月18日,公司公告称,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关于公司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议案》等议案获得通过。
资料显示,博瑞医药是一家创新型制药企业,公司现有产品主要覆盖代谢、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呼吸系统及抗肿瘤等治疗领域。

据上交所官网,10月17日,上交所发布终止对博瑞医药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的决定。据悉,博瑞医药原拟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拟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该事项于2024年5月开始筹划,历经两次修订,于今年8月8日获得上交所受理。
针对终止定增的原因,博瑞医药表示,自公司披露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以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中介机构一直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了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现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发展规划等因素,为保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在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主动向上交所申请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博瑞医药正在筹划赴港上市。9月27日,博瑞医药公告称,为加快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增强公司的境外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近期,已有多家A股医药企业筹划“A+H”两地上市。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企业通过赴港上市能够接触更广泛的国际投资者,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估值。港股市场对生物医药企业,尤其是创新药领域,往往给予更高估值认可,这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此外,A+H模式能有效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利用两地监管优势加速业务拓展和合作。
从业绩来看,博瑞医药归属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下滑。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博瑞医药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17亿元、11.8亿元、12.83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4亿元、2.02亿元、1.89亿元。
今年上半年,公司归属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逾八成。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5.37亿元,同比下降18.28%;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717.32万元,同比下降83.85%。
针对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原因,博瑞医药表示,受流感趋势变化及竞争格局变化影响,奥司他韦原料药及制剂需求及价格产生下滑,使得抗病毒类产品收入、毛利额均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由于2024年同期客户临时性需求较旺盛,同时本报告期客户阶段性商业需求波动,抗真菌类原料药品种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该类产品毛利较高,销量阶段性减少带来毛利额同比下降较多;其他类原料药品种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但由于部分产品由研发阶段进入商业化阶段,放量的同时产品成本、价格相应波动带来了毛利额的下降。此外,在建工程转固带来的计提折旧增加。
在二级市场上,博瑞医药今年以来股价经历了暴涨暴跌。今年7月10日—8月6日,博瑞医药在20个交易日间股价实现翻倍,并于8月6日创下股价历史新高。随后,博瑞医药股价震荡走低,截至10月17日收盘,博瑞医药报51.3元/股,较8月6日的高点已跌逾五成。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博瑞医药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