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光电最新披露前次募资使用情况,三年多仅投入约6亿元,近2.3亿元仍“躺”在银行账户中,其中超2亿元以结构性存款形式存在。这一资金使用节奏引发关注:是审慎布局还是项目推进不及预期?作为OLED材料国产替代的“排头兵”,其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8月,背后折行业需求波动与企业战略调整的深层博弈。
募资使用进度偏慢,超四分之一资金尚未动用
根据公司2025年11月14日发布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2022年3月IPO募集的净额8.05亿元中,截至2025年9月30日,实际投入使用6.03亿元,占承诺投资总额的74.8%。这意味着仍有2.02亿元的资金差额未完成投放。从账户余额看,四大专户合计结存2.31亿元(含理财),显示出资金支出节奏明显放缓。值得注意的是,浦发银行西安分行账户曾将2亿元用于结构性存款,这种保本型现金管理虽合规,但也反映出资金未能及时转化为产能投入。
募投项目两度延期,建设周期拉长至四年以上
核心募投项目“OLED终端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原定2023年底建成,但已先后于2023年底和2024年底两次公告延期,最新节点调整为2026年8月。公司在公告中解释,延期主要受经济形势变化、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乏力、客户需求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我们观察到,这并非个例,而是整个OLED产业链在经历前几年高增长后进入阶段性调整的缩影。面板厂资本开支趋于谨慎,传导至上游材料环节,迫使供应商采取“边建设、边投用”的稳健策略,避免产能闲置风险。
财务与市场表现平稳,监管记录清白
尽管项目进度有所延迟,但公司治理层面保持规范。同日公告明确指出,上市以来未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或交易所的处罚或监管措施,体现出良好的合规运作能力。融资数据也显示市场对其关注度不减:2025年11月以来,融资余额维持在2.1亿元左右高位,处于历史90%以上分位水平,说明杠杆资金持续看好其长期价值。结合公司2024年营收4.72亿元、利润总额1.89亿元的业绩基础,当前的资金安排更像是一种基于行业周期的主动应对,而非基本面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