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2 12:28:19 股吧网页版
碳酸锂价跌破70000元/吨盈亏线,原材料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田野 于建平

  碳酸锂作为新能源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1日,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为63000元/吨,价格与上一交易日持平。

  业界普遍认为,70000元/吨是碳酸锂加工企业的盈亏平衡线。按照如今的价格走势来看,国内大部分碳酸锂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担忧。为此,不少企业正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锂价持续下跌

  目前,多家中小型企业同样面临生死考验。据悉,江西宜春某头部碳酸锂生产商2024年年底已全面停工,目前因拖欠供应商货款、未履行客户订单等问题被诉至法院,企业已无法正常运转。芳源股份(688148.SH)近期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其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年末负债率已超80%并创下新高。

  面对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和供需失衡的严峻形势,产业链企业纷纷采取行动积极应对。

  大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近期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会通过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示,公司在资源端会优化锂矿运营,加快和推动低成本锂资源的建设和投产,进一步优化公司锂资源的供应及成本结构,并且要在研发端加大投入,开发高附加值锂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最新披露的202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拥有优质锂矿资源,能够锁定上游原材料成本,为锂盐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锂资源保障。公司采用的工艺路线能够实现锂云母资源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

  中信期货有色与新材料组高级研究员杨飞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碳酸锂期货价格弱势不改是供需失衡所致,当前碳酸锂市场处于需求有待恢复和社会库存有待去化的阶段。

  广发期货分析师林嘉旎也认为,当前碳酸锂基本面偏弱。随着一体化生产成本下移、外采原料价格走低,碳酸锂成本端的支撑也在逐步走弱。虽然关税缓和带来一定的宏观利好,但短期仍缺乏实质性支撑,叠加近期有利空消息扰动,价格受提振有限。

  上游原材料价格深度下跌,带动下游动力电池成本因此大幅下降。2024年,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蜂巢能源等动力电池制造商均根据市场情况启动了降本降价措施。全球知名投行高盛集团的预测表示,到2026年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将在2024年的基础上下降近50%。

  产能过剩+市场增速放缓是主因

  对于锂价持续下行的原因,杨飞认为,下游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动力电池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这种快速增长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产能过剩。

  为抢占市场份额,众多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扩大产能,但市场需求增速却未达预期,从而引发行业产能过剩。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前8个月,动力电池的总产量达到了419.7GWh,然而实际的装车量为219.2GWh,装车率仅为52%。

  “为应对这种困境,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市场机会,比如,海外市场和储能市场。同时,一些企业开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应对产能过剩的压力。”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梁田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从供需及长短期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动力电池降价现象。他指出,供应方面,受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产业政策影响,锂离子电池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而这样的增长是“双刃剑”,即推动行业蓬勃发展,又引发供应总量过剩及结构性过剩,少数几家企业占据龙头地位,基本上具有定价权。龙头企业主动降价但继续提高效率,总体效益不变,却能打击对手,使它们的成本变高,失去竞争力。

  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退坡而转入市场驱动阶段,整车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也逼迫动力电池供应商必须降价。“这就形成了‘市场竞争激烈—整车降价—动力电池被迫降价—电池巨头企业挤压中小企业生存空间’的传导链条。”曹广平认为。

  需提升技术创新

  尽管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碳酸锂行业的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但上游的锂矿企业对产业前景依旧充满信心。

  “不会因为短期业绩下滑就对产业前景失去信心。”藏格锂业相关人士称,锂价下行的压力让公司对发展规划作出重新思考。面对行业变局,公司的战略重心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赣锋锂业在此前举办的业绩交流会上也表示,随着碳酸锂价格跌至低位,行业资本开支明显放缓,行业供给增速有望下降。同时,也有部分矿山开始减产和停产,未来随着需求的持续增长,供需格局有望逐步改善。

  在曹广平看来,产业若想健康发展,还须在技术创新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技术进步驱动效率提升。例如,新电池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对碳酸锂的需求结构产生影响。

  “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如果取得突破并实现大规模应用,可能会改变目前碳酸锂在电池材料中的主导地位。但在短期内,碳酸锂仍将是新能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如何在当前的困境中找到出路,是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他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