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价大涨正沿产业链快速传导,现已蔓延到电子特种气体和半导体领域。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江西钨精矿、赣州钨粉、仲钨酸铵(APT)今年以来价格涨幅均超100%。而价格翻番的仲钨酸铵、钨粉,正是电子特种气体之一六氟化钨的核心原料。
原料成本的急剧抬升,正在推高终端产品价格。10月28日,海外六氟化钨厂商提价的信息在市场上发酵,A股也敏锐嗅到了这一变动,尾盘中船特气大涨,收盘上涨15.71%,昊华科技、和远气体跟涨。10月29日,中船特气继续大涨,盘中涨幅一度超过16%,截至收盘涨4.89%。中船特气回应上证报记者称,若发生成本大涨等重大变动事项,公司将与下游协商价格。
据上证报记者梳理,中船特气是国内六氟化钨生产龙头,半年报显示公司六氟化钨年产能为2000吨。此外,昊华科技产能也较为领先,和远气体宜昌产业园的六氟化钨等产品在试生产进程中。
中船特气回应
六氟化钨是半导体制造中关键的电子特气,主要用于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的沉积工艺。据悉,SK Specialties、Foosung、日本关东电化(Kanto Denka)等主要六氟化钨(WF6)生产企业,近期已向半导体制造商表示,自明年起供应单价将上调70%—90%。
“行业此番涨价主要是受原材料钨粉影响。”国内某六氟化钨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钨粉价格翻倍增长,给下游气体生产商带来了成本压力,“不得不被迫提价”。
中船特气的六氟化钨产品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近期,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受钨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六氟化钨产品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对此,公司将持续改进六氟化钨生产过程中产品充装等工艺流程,提高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产品综合竞争能力。
10月29日,上证报记者拨打中船特气的投资者热线,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与大多数客户签订的是年度或长期供应链协议,是在上一年年末或本年度年初商定价格。原则上年度内或协议期按照商定好的价格执行。但如果发生重大变动事项,例如成本涨价等,公司会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跟下游沟通协调价格。
据中船特气半年报介绍,超高纯六氟化钨主要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其沉积形成的钨导体膜用于通孔和接触孔,硅化钨则可以制作低电阻、高熔点的互连线。此外,六氟化钨可用于钢表面镀膜,改变钢表面性能。
据公司披露,2007年公司前身首创以三氟化氮为原材料的合成技术,成功研发了电子级六氟化钨。中船特气拥有全球最大产能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拥有2000吨六氟化钨年产能。产品多年来稳定供应台积电、美光、海力士、英飞凌、铠侠、格罗方德、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华润集团等集成电路知名客户,客户覆盖广泛。
六氟化钨是电子特气的一种。中船特气半年报称,电子特气是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半导体照明、光伏等行业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材料,是集成电路制造的第二大制造材料,仅次于硅片,占晶圆制造成本的13%。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等行业所用电子特种气体数量超过100种,国内主要生产企业为中船特气、南大光电、昊华科技、华特气体、绿菱气体等。
这些上市公司产能领先
除上述提到的中船特气外,A股还有下列企业也在生产六氟化钨。
昊华科技10月10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公司所属昊华气体拥有特种气体研究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六氟化钨、三氟化氮、四氟化碳、六氟化硫、六氟丙烷、硒化氢、硫化氢、溴化氢等,总产能万吨级,部分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和太阳能光伏等制造领域。
不过,昊华科技近期并未披露六氟化钨具体的产能产量。而南大光电半年报的主要产品介绍一栏,并不含六氟化钨。
和远气体半年报显示,公司当前已形成硅基、氟基、氨基、氯基、碳基五大系列电子特气产品。公司拥有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和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其中后者的一期主要产品包含电子级三氟化氮、六氟化钨、三氯氢硅、二氯二氢硅、四氯化硅、硅烷、乙硅烷等电子特气。
和远气体称,宜昌电子特气及功能性材料产业园一期规划的六氟化钨等产品均在试生产过程中,力争2025年下半年实现稳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