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盈利指标来看,海尔生物三季度毛利率为46.99%,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3.43个百分点。海尔生物在三季报中表示:“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业务结构升级及产品竞争力提升,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恢复性提升。”
海尔生物相关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基于行业常态化发展及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初步测算,公司预计收入端将在2025年确认拐点,随着新建产能逐步释放与创新品类加速放量,利润端有望在2026年迎来拐点。”
报告显示,公司业绩回升得益于海尔生物低温存储、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四大产业的协同发力。其中,智慧用药、血液技术、实验室解决方案组成的新产业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占总收入比重提升至约48%。
具体产业数据显示,智慧用药产业推出医院药品“存转配发用”全流程数智化闭环方案,2025年上半年自动化用药市场份额进入行业前三,三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实验室解决方案产业完善培养箱、灭菌器、实验室耗材等产品线,在行业疲软背景下仍实现增长,且总有机碳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生物安全柜等细分产品国内市场份额居行业头部。
传统优势业务低温存储产业也保持稳定,核心产品国内市场份额稳居第一。据国内主要招标网公开数据统计,三季度公司超低温、低温、培养箱、安全柜、离心机系列产品市场份额持续稳步提升,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基本与同期持平,增长转正。
技术层面,海尔生物搭建“大模型-智能体-AI终端”多层次AI底座,并于2025年升级研发体系,以AI、自动化、智能化、材料4大通用技术为“横”,制冷、环境控制、分选分离、生物应用4大垂直技术为“纵”。上半年,公司发明专利累计获得数同比增长48%。
海外市场方面,海尔生物前三季度实现海外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20.18%。据介绍,公司本地化策略推进顺利,三季度本地化运营体系实现了对法国的覆盖,累计覆盖国家达18个;产品本地化注册认证加快,不仅驱动低温存储业务发展,智慧用药、实验室解决方案等新业务增长动能也逐步显现。
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生命科学上游行业经历十年发展周期后,已进入估值修复与产业升级共振新阶段,当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叠加供给出清、需求回暖及国产替代提速,为行业触底反弹提供支撑。中信建投则表示,行业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改进式创新、突破式创新产品正逐步获得认可,部分积极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实现海外业务高增长的公司,估值迎来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