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辰股份刚刚干了一件大事:向56名核心员工和16名预留对象授予了总计174.7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48元/股,总价值接近8400万元。这个动作看似常规,但背后释放的信号却不简单。
这次股权激励的授予日定在2025年10月22日,首次授予161.2万股,预留13.5万股,合计占公司当前股本的1.10%。激励对象一共70人,其中有2人同时参与了首次和预留部分的授予。值得注意的是,名单里没有董事、高管,也没有独立董事或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亲属。真正受益的是核心技术人员和中层骨干——比如邵丹、陈君飞等四位核心技术人员各获6万或4万股,其余52名中层及技术骨干拿下了141.2万股的大头。
整个流程走得非常规范。从9月1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草案,到10月13日股东大会批准,再到10月22日完成授予决策,前后不到一个月,效率很高。期间还做了内部公示、内幕信息自查,确保合规透明。这说明公司治理结构运行顺畅,对监管要求的理解和执行也很到位。
看到这里,我其实有点意外。一家科创板半导体企业,在股价已经高达153元(最新收盘价)的情况下,还能拿出近175万股做激励,而且全部面向技术和业务骨干,这不是画饼,是真金白银地绑定期权利益。
我自己一直关注半导体行业的激励趋势,像聚辰这样专注存储芯片设计的企业,技术迭代快、人才竞争激烈,核心团队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产品路线能否落地。这次激励计划最长有效期达60个月,分四年归属,相当于把关键人员锁定至少五年。更关键的是,他们没把资源倾斜给高层,而是精准投向一线“打仗”的人,这种分配逻辑很务实。
另外一点值得提的是,本次激励采用的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这意味着激励对象在满足归属条件后才能逐步获得股份,且需出资购买(48元/股)。虽然目前市价远高于授予价,存在明显价差,但这也意味着被激励者要有真金实感的风险承担意识,不是纯福利性质的送股。
在我看来,这一手棋下得稳。尤其是在当前国产替代加速、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聚辰股份通过股权激励留住核心技术力量,是在为未来的研发投入和市场突破铺路。比起短期股价波动,这种组织能力建设才是真正影响长期价值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