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海清科2025年9月最新协议转让公告与2023年两次交易的公开信息对比,结
根据华海清科2025年9月最新协议转让公告与2023年两次交易的公开信息对比,结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询价转让和配售(2025年3月修订)》的规则变化,交易限制和条件存在以下关键差异及延续性。1、受让方资格的动态调整 2023年交易:受让方范围为“符合科创板网下投资者条件的机构”,包括公募基金、QFII、私募基金等,但未明确排除关联方。例如,2023年6月转让中,受让方包含铸锋资产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等未披露背景的机构。2025年交易:新规新增以下限制:- 关联方禁入:明确禁止与转让方或证券公司存在控制关系、重大影响关系的机构参与;- 产品类型扩展:允许“理财公司”作为受让方(旧规未提及),但要求私募基金需完成协会备案 。本次公告中,中信证券在核查意见中特别声明“受让方不存在关联关系”,反映出监管对利益输送的防控升级。二、交易条件的延续性与市场适应性 1. 锁定期与价格机制的稳定性 锁定期:三次交易均要求受让方锁定6个月,未受新规影响。这一设计既符合询价转让“短期财务投资”的定位,也与科创板鼓励长期投资的导向形成平衡 。价格下限:均维持“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0%”标准,但2025年交易中,转让方与券商协商时需同步考虑以下新因素:市场流动性:2025年9月公司股价较2023年高位下跌约40%,若按70%折价,转让价格可能进一步压缩,需通过询价机制平衡供需;- 监管合规性:若定价低于市价过多,可能触发交易所对“利益输送”的问询(如2023年12月200元/股的定价曾引发市场质疑)。2. 转让主体的一致性 转让方性质:三次交易均由清津厚德、清津立德两个员工持股平台主导,且均为首发前股东。但2025年转让后,两平台合计持股将降至5%以下,可能触发《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的权益变动披露义务,而2023年交易未涉及这一临界点。转让动因:均以“自身资金需求”为由,但2025年公告中新增“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的表述,暗示转让可能与公司收购芯嵛公司(2024年12月)等资本运作形成协同。3.转让方策略变化:2023年两次转让均选择在股价相对高位进行(2023年6月股价317元,2023年12月200元),而2025年此次转让时间节点股价处于低位(2025年9月约150元),大幅跑输同期科创综合指数和上证指数。目前股价仅相当于上证3600点附近的同期股价。机构一致性预期高,且跟2023年两次协议转让时期比较,半导体行业周期完全不同。2023-2024期间半导体行业周期处于需求下行阶段。而2025年受益于AI算力等需求的急剧放大,半导体先进设备国产化替代需求越来越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