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芯股份出手了——21亿元投资砺算科技,一笔聚焦“存算联”战略的关键落子正式落地。
就在近日,东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芯股份”)发布公告,宣布其对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砺算”)的对外投资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公告内容,东芯股份将以自有资金约2.105亿元认购上海砺算新增注册资本80.99万元,交易完成后将持有标的公司约35.87%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本轮增资整体规模达5亿元,由包括东芯股份、亨通集团、道禾系基金、武汉复星惟盈等在内的多个投资方共同参与,员工持股平台也同步出资3239万元完成跟投。目前,相关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均已签署,标的公司注册资本将增至1619.73万元。
从股权结构看,南京砺算科技有限公司仍为上海砺算第一大股东,持股30.87%,但东芯股份以35.87%的持股比例实现反超,形成实际控制格局。此次投资被明确表述为服务于东芯股份“存、算、联”一体化的战略布局。作为国内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企业,东芯股份近年来持续拓展在计算与互联领域的技术协同空间,而砺算科技专注于高性能GPU和AI算力芯片的研发,正是这一战略中“算”的关键拼图。
看到这一步棋,我是真觉得东芯股份管理层有远见。当前政策层面正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强调突破高端芯片、强化算力供给。中央最近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攻克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核心技术,支持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这不正是东芯现在做的事吗?通过资本纽带绑定一家专注GPU的科技公司,不仅是补足自身能力短板,更是在构建一个面向AI时代的系统级竞争力。
我尤其注意到,这笔投资并非简单的财务动作。砺算科技本身具备一定技术积累,且团队带有明显的产业背景,员工持股平台的深度参与也意味着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与公司发展高度绑定。对于东芯而言,未来不仅可能获得投资收益,更重要的是能在产品协同、客户共享、生态共建上打开想象空间。比如,将自有的NAND/NOR存储方案与砺算的GPU进行联合优化,在边缘计算、智能终端等场景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当然,公告里也提示了风险:交易完成的不确定性、投后管理难度、以及标的公司本身的业务挑战。毕竟GPU赛道投入大、周期长、竞争激烈,国内外巨头林立。但我认为,只要东芯能真正实现技术和资源的融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股权层面,这次布局就值得长期看好。这不仅是东芯的一次转型尝试,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