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科技的“精兵强将”策略
品茗科技最近召开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这场看似常规的财报沟通会,却透露出公司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转型。最引人关注的一点是:前三季度研发投入同比下降了18.55%。在多数科技企业还在强调“加大研发”的背景下,品茗科技反向操作,反而缩减了研发支出——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管理层回应来看,这一变化并非临时起意的成本削减,而是伴随组织结构优化的系统性调整。公司解释称,上市初期曾大规模扩充研发与营销团队,为的是打基础、建能力。如今随着业务进入新阶段,开始推行“精兵强将”策略,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效。换句话说,不是不重视研发,而是更讲究效率和投入产出比。
与此同时,公司的战略重心也愈发清晰。智慧工地业务中,基建和工业工程的占比已超过50%,并且参与了雅江水电站这样的国家级重大项目。这类项目虽然实施周期较长、非标性强,但客户质量高、订单稳定,有助于改善收入结构和经营质量。公司在回应中明确表示,将继续坚持“基建驱动、效益优先”的策略,重点拓展能源、水利等细分领域,并深化与央国企施工企业的合作。
我怎么看这家公司?
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研发费用下降也有点警觉——毕竟对一家打着“科技”旗号的企业来说,研发可是命脉。但仔细听完说明会的逻辑后,我觉得这步棋走得并不冒进。真正的成长,不是一味扩张,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候做减法。品茗科技现在的动作,更像是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
尤其是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能主动控制成本、聚焦优质赛道、提升经营质量,这种务实的态度反而值得肯定。而且别忘了,它的智慧工地产品安装周期短则几小时,长也不过半年,这意味着一旦项目启动,收入确认节奏并不会太慢。虽然大型基建项目周期长,但黏性强、示范效应好,未来复制空间大。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比如如何在压缩人员的同时保持技术创新?如何确保在基建领域的先发优势能持续转化为市场份额?这些问题还需要时间验证。但从目前释放的信号看,品茗科技正在走一条更稳健、更有耐心的发展路径。
股价当天微跌0.79%,最新价141.80元,成交额1.85亿,市场反应整体平稳。我认为,短期波动无关紧要,真正值得关注的是这家公司是否能把“效益优先”贯彻到底。如果真能做到以更少的人力创造更高的价值,那它或许真的走在成为行业龙头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