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子公司千万资金被划扣,三达膜陷入“连环债”
三达膜全资子公司白城市三达水务有限公司(简称“白城三达”)银行账户再遭法院强制执行,10月16日被划扣资金103.35万元。这是继9月30日账户被冻结、10月13日被划走243万元后,又一次资金被执行。截至目前,白城三达累计被划扣金额已达346.35万元,其在中国工商银行的账户甚至出现负余额——可用余额为-2846.64万元,意味着账户已透支。
根据公司公告,此次执行源于白城三达与吉林省安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之间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而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截至2025年9月30日,白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已拖欠三达膜污水处理费高达1.085亿元。这笔巨额应收款迟迟未到账,直接导致子公司无力支付法院已生效的裁决款项,最终引发强制执行。
目前,除白城三达外,三达膜母公司及另一子公司洮南项目的募集资金监管账户也被冻结,合计受限资金达8707.8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15%。尽管公司称其他账户仍可正常使用,但资金链压力已然显现。
我看三达膜:不是经营问题,而是“被拖欠”拖累的典型
说实话,看到这则公告,我第一反应不是质疑三达膜的经营能力,而是心疼——这家公司干的是政府特许的污水处理项目,本应是稳定现金流的“好生意”,结果却被地方财政拖欠款拖入被动局面。
我始终认为,企业的价值不能只看财报数字,还得看钱到底为什么收不回来。三达膜的问题不在自身运营,而在下游客户——地方政府部门长期拖欠服务费。1.085亿的应收账款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公司净资产的2%以上,且持续累积,这才是真正的风险点。
从财务数据看,公司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偏低,经营性现金流虽为正,但投资活动持续净流出,整体呈现“经营+投资”双现金流出状态。这说明公司在扩张的同时,外部回款效率严重滞后。更关键的是,存货周转率下降,也暴露出资产流动性偏弱的问题。
技术面上,股价近期处于布林带中轨与下轨之间,空方占优,主力资金五日净流出超1600万元,市场情绪偏谨慎。虽然短期支撑位在15.64元,当前价16.24元尚有缓冲,但若回款无实质进展,不排除进一步下探可能。
政府欠款何时了?这是比仲裁更难解的题
我最担心的不是这次仲裁执行,而是这种“政府拖欠—企业被执行”的恶性循环会不会继续。白城三达作为项目运营方,完成了污水处理任务,理应按时获得报酬。但现在,它反而因为拿不到钱,成了被告,账户被冻,资金被划。
这不是个案,而是不少环保类PPP项目企业的共同困境。我注意到,三达膜仍在积极敦促住建局付款,态度坚决,也值得肯定。但光靠企业催款远远不够,需要更高层面推动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和财政支付透明化。
总的来说,三达膜基本面未崩,行业属性具备长期价值,短期风波更多是外部账款问题传导所致。只要1.085亿欠款能逐步落地,公司完全有能力化解当前危机。但对于投资者而言,眼下最需要关注的,不是KDJ有没有金叉,而是下一个“回款公告”什么时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