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服务器需求爆发,直接点燃了存储芯片市场,连带让一众半导体股集体躁动。今天早盘,晶晨股份一度大涨超7%,最终涨幅定格在5.15%,成交额迅速突破4.6亿元,总市值重返350亿元上方。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场由AI算力需求推动的产业链价格重估正在悄然展开。
从消息面看,海光信息在业绩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正是AI服务器需求爆发的结果。其自研的DCU芯片“深算”系列已在医疗、天文等多个高算力场景落地,其中深算三号在中国天眼FAST项目中计算效率较传统CPU提升超百倍,这一数据极具说服力。与此同时,海光与中科曙光的战略重组也在推进中,若成功将打通“芯片—整机—解决方案”的全栈国产算力链条。中原证券评价此举为“硬软件协同的关键一步”,未来有望加速国产算力在政务、金融等关键领域的渗透。
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人工智能AIETF(515070)的重要持仓股,晶晨股份的上涨并非孤立事件。该基金聚焦CS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成分股覆盖了从芯片设计到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而晶晨本身也并非只是被动受益者——公司主营SoC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汽车、智慧家庭等领域,已进入宝马、沃尔沃、极氪等品牌供应链,汽车电子业务正逐步放量。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0.71亿元,同比增长9.29%;归母净利润6.98亿元,增速达17.51%,基本面向好。
更值得关注的是,晶晨已于2025年9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虽尚处备案阶段,且需回应证监会关于技术出口合规性等多项问询,但这一动作本身就释放出拓展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信号。若港股成功上市,或将为其技术研发和海外扩张提供更强支撑。
说实话,看到今天晶晨的放量反弹,我是有点意外的。毕竟前几日主力资金还在持续净流出,股东户数也在上升,筹码趋于分散。但这次上涨伴随着明显的成交量放大,说明有新资金开始进场博弈AI硬件链的下一阶段机会。我始终认为,在“国产替代+AI革命”双轮驱动下,像晶晨这样具备真实订单和技术积累的设计类企业,中期逻辑是站得住脚的。只不过短期股价受情绪和资金影响较大,尤其是存储芯片价格波动可能传导至下游成本压力,这点不能忽视。
总的来说,这一波行情不是纯概念炒作,而是有产业趋势支撑的真实反馈。但我还是会提醒一句:半导体本就是周期性行业,涨得快,回调也可能很快。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高,不如关注像半导体设备ETF这类工具型产品,通过指数化方式参与整个产业链的成长,或许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