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红
9月23日,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众精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6400万元对价转让参股公司苏州灵猴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灵猴”)18.29%股权,交易完成后,其对苏州灵猴的持股比例将由39.9%降至21.61%。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主要基于博众精工目前的发展规划,有利于整合和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公司资产流动性及使用效率,同时能够增加运营资金,为公司经营提供资金支持,更加聚焦公司主业,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当前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头部企业普遍采取“战略收缩、聚焦主业”的发展策略,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将资源集中于核心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以适配高端市场对装备精度、生产效率的高标准要求。博众精工此次减持苏州灵猴股权,正是对这一行业趋势的顺应,在机器人赛道细分领域不断扩容、技术迭代周期缩短的行业背景下,适度收缩对外参股规模,可有效避免资源分散,集中精力巩固其在核心装备领域已形成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灵猴自身经营状况呈现改善态势,为本次股权交易提供了基础价值支撑。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199.76万元,净资产为-567.62万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其净利润已实现1837.33万元,净资产同步转正至2719.73万元。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业绩反转背后,是机器人行业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随着制造业自动化改造、物流仓储智能化升级等下游需求的逐步释放,具备技术储备的中小型机器人企业进入业绩兑现阶段,这也构成了苏州灵猴估值提升的核心驱动力。
股权估值方面,苏州灵猴曾于2025年4月份完成一轮融资,彼时以2.5亿元估值转让6%股权,对应交易对价1500万元。本次交易中,经博众精工与多方投资机构协商,结合当前市场估值水平及标的公司未来发展预期,最终确定苏州灵猴估值为3.5亿元,较上一轮融资估值增长40%。
从交易收益来看,博众精工持有本次转让股权的账面成本为1887.41万元,6400万元的转让价格形成显著溢价,溢价率达239.09%。据测算,本次交易预计将为博众精工带来约4512.59万元投资收益(该数据尚未经审计),该部分收益预计将对公司2025年度财务报表产生积极影响。
交易对手方面,本次股权受让方共计7名,涵盖专业投资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按比例承接转让股权。其中,共青城金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受让比例最高,达4.57%,支付对价1600万元;无锡博原兴成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与安徽嘉岸启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各受让3.71%股权,对应支付金额均为1300万元;苏州苏创同运制造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台州湾新区财通开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王晓民及浙江云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受让2.86%、1.14%、1.71%和0.57%股权。公告显示,所有受让方均与博众精工无关联关系,且非失信被执行人,经公司董事会审查具备履约能力,交易对价将在交割条件满足后的5日内全额支付。
需注意的是,本次交易仍存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其一,尽管受让方已被确认具备履约能力,但仍存在对价支付延迟或违约的潜在风险;其二,股权变更相关的工商登记手续能否顺利办理尚未有明确结论;其三,市场环境变化及相关政策法规调整,也可能对交易实施进程产生影响。
余丰慧认为:“博众精工本次减持动作,既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实际‘落袋’,又通过资金回收强化了主业运营能力,在资产配置优化与战略聚焦之间达成阶段性平衡。对于苏州灵猴而言,多元专业投资机构的加入,有望为其带来资源对接与赋能,助力业务进一步拓展。后续交易能否如期落地、投资收益最终兑现情况,仍需持续关注公司发布的后续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