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软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06 [下载原文]
证券代码:688088 证券简称:虹软科技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6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 资 者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关 系 活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动类别 □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 其他
参 与 单
位 名 称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参与业绩说明会的广大投资者
及 人 员
姓名
时间 2025 年 05 月 26 日 :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上 证 路 演 中 心 ( 网 址 :
https://roadshow.sseinfo.com/)
董事长、总经理(首席执行官):Hui Deng(邓晖)先生
公 司 接 独立董事:王展先生
待 人 员
姓名 董事会秘书:蒿惠美女士
财务总监:韦凯女士
一、提问与回答
Q1: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A:2024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15 亿元,同比增长 21.62%;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 1.77 亿元,同比增长 9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增长 128.93%。其中,公司移动智能终端业务实
投 资 者 现收入 6.75 亿元,同比增长 16.17%,创下业务史上最高收入记录,彰显了行业领
关 系 活 先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智能汽车相关业务实现收入 1.27 亿元,同比增长 71.20%,
动 主 要 此业务迎来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开拓定点项目,并稳步推进内 容 介 项目实施,各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逐步释放价值。
绍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9 亿元,同比增长 13.77%;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东的利润 4,966.40 万元,同比增长 4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4,031.20 万元,同比增长 33.11%。其中,公司移动智能
终端业务实现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9.57%;智能汽车相关业务实现收入3,017.25
万元,同比增长 46.51%。
Q2: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A:公司移动智能终端业务 2023 年、2024 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23%、16%,维持稳
定是公司 2025 年该业务上的工作目标,期待公司新产品、新技术能带来较好的增长。与此同时,公司深度布局智能汽车领域,全力开拓新市场、挖掘新客户、寻求新伙伴合作。2023 年、2024 年智能汽车相关业务营收增速分别是 67%、71%。在智能汽车业务上,公司坚持贯彻执行 “先国内、后国外”“先软件、后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先舱内、后舱外”的战略,积极布局并择时调整战略执行,随着定点和量产规模的不断增长,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也逐年提高。所以 2025 年,公司在智能汽车业务上持乐观的态度,我们期待这一业务能够尽快成为公司新增长曲线。
AI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PSAI(智能商拍)目前的市场战略,是为不同客户群体制定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对于中小商家,公司通过 PSAI SaaS和电商平台化战略,不断扩大渗透率和用户粘性。截至 2024 年末,PSAI 已完成淘宝千牛、1688、抖音抖店、TikTok、京东京麦、拼多多和 Shein 等平台入驻,累计服务数十万商家客户。虽然市场上的商拍产品,都还处于市场和客户的培育阶段,但公司相信通过对产品不断地迭代,以及紧密渗透客户需求,待市场普及度越来越高时,也是公司收获的时候。
Q3:2024 年度公司智能移动终端业务增长,具体原因是什么?智能手机未来是
否还保持乐观?
A:智能手机业务,是公司常年保持健康、稳定的业务模块,以公司自身业务经营情况看来,在智能手机业务上能保持乐观的发展状态。原因有:(1)公司于 2022年就打造并推出了 Turbo Fusion“智能超域融合”创新产品系列,为客户带来了开创性的全链路超域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硬件升级模式不同,“智能超域融合”技术聚焦于软件层面的优化和处理,通过公司高并发异构计算框架构建了“软件 ISP”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图像的智能处理。针对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画质、人像、影调、抓拍、色彩五大需求,公司提炼整合出升级的“智能超域融合”架构,在夜景、HDR、超分、人像、长焦高清等相关产品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并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且已从图像处理技术延伸至视频应用。目前,公司“智能超域融合”技术产品已完成从旗舰机型到高端、中高端机型的全面渗透,同时通过优化算法和硬件适配,在中端机型市场也实现了规模化落地,慢慢在向中低端机型渗透。未来,公司会重点关注拍照、视频等难度更大的场景,继续丰富公司的视觉解决方案产品线,进一步巩固在移动智能终端市场的领先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持续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2)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拍照的要求越来越高,长焦拍摄远处物体现在是个非常紧迫的功能需求。目前长焦镜头越来越普及,很多手机厂商使用的摄像头用到了 3X、5X 甚至到 30X 的变焦,随着倍数的增大,对镜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甚至还有手机使用潜望试长焦镜头、无极变焦镜头。高要求的镜头搭载在手机上,手机在重量与外形上越来越厚重,而且这些摄像头比过去摄像头的价格增加了几美金甚至几十美金,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手机软件算法融合 AI 模型,未来可能会对变焦拍摄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长焦镜头上应用的视觉软件很少,从这个方面来看,
我们的技术是非常有能力,有机会帮助高功耗硬件降低成本的,公司未来几年在这方面也会有许多发展机会。
(3)在目前视频活跃的时代,安卓阵营视频需求增多,包括各类的视频平台,也都处在高度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公司和高通、联发科在过去一、两年就对视频上做了大量的布局,未来会有非常好的产品发布。
Q4:公司怎么看待 2025 年手机业务整体的经营展望。
A:维持稳定是公司 2025 年智能手机业务的工作目标,期待公司新产品、新技术
能给公司智能手机业务带来较好的增长。
Q5: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
A:公司是全球领先的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供应商,客户群体广泛。2024 年度,公
司实现营业收入 8.15 亿元,同比增长 2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77亿元,同比增长 9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56亿元,同比增长 128.93%。其中,公司移动智能终端业务实现收入 6.75 亿元,同比增长 16.17%,创下业务史上最高收入记录,彰显了行业领先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智能汽车相关业务实现收入 1.27 亿元,同比增长 71.20%,此业务迎来大幅增长,得益于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持续开拓定点项目,并稳步推进项目实施,各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逐步释放价值。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9 亿元,同比增长 1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润 4,966.40 万元,同比增长 45.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4,031.20 万元,同比增长 33.11%。其中,公司移动智能终端业务实现收入 1.76 亿元,同比增长 9.57%;智能汽车相关业务实现收入 3,017.25 万元,同比增长 46.51%。
Q6: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A:公司处于视觉人工智能行业,该行业为各类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基础支持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Q7:近几年二股东每年都多次大额减持,今年更是大股东二股东一起减持,请问是股东对于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还是说对公司股价不看好?为何不能一次性转让呢?公司是否会考虑一些应对措施保护股价?是否会考虑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
A:(1)公司控股股东基于自身资金需求,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出让 2%的股份。此
次询价转让不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进行,不属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受让方通过询价转让受让的股份,在受让后 6 个月内不得转让。(2)公司持股 5%以上非第一大股东南京瑞联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因基金到期和资金安排的原因发布减持计划。
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公司将以技术创新赋能行业为使命,聚焦主业经营,不断巩固公司在视觉 AI 领域的优势地位,持续扩大行业影响力,为更广泛的端侧智能体落地贡献 AI 力量。对于符合公司战略方向的优质资产,公司还将探索通过并购等资本化运作方式开展产业布局,快速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瞄准能力强化以及新业务拓展,追求更高质量、更加稳健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客户及合作伙伴创造更大价值。
附 件 清
单 ( 如 无
有)
日期 2025 年 05 月 26 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