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与数十名中小投资者共同走进科创板企业拓荆科技,实地进行调研,并与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近距离交流。此次活动旨在畅通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渠道,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展现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同时,让投资者更加深入直观了解上市公司经营情况,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科技行业的脉动,并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科创板上市后发展迅猛
11月19日活动现场,中小投资者在拓荆科技相关负责人的全程陪同与专业讲解下开展实地参观,并进行了座谈,了解企业的相关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行业发展动态。投资者表示,通过现场参观学习,了解了薄膜沉积设备的工作原理,也对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据介绍,拓荆科技成立于2010年4月,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其主要产品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设备、原子层沉积(ALD)设备、次常压化学气相沉积(SACVD)设备、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HDPCVD)设备、超高深宽比沟槽填充(Flowable CVD)设备和三维集成 (W2W / D2W Hybrid Bonding) 设备以及相关量测设备等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先进存储和先进封装、HBM、MEMS、Micro-LED 和 Micro-OLED 显示等高端技术领域。
2022年4月,拓荆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自此时起,公司开始了快速成长。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从17.06亿元快速增长至41.0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从3.69亿元增长至6.88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拓荆科技实现营收42.20亿元,同比增长85.2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105.14%。
从市场表现来看,截至11月20日收盘,2025年以来,科创板50指数累计上涨34.31%,拓荆科技今年来则累计上涨100.70%,表现尤为强劲。招商证券研究指出,展望2026年,伴随国内头部存储产线扩产弹性,公司订单规模和产品份额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ALD、键合等设备将持续放量,带动收入保持高增长态势。
在座谈中,对于科创板给科技企业发展带来的助力,拓荆科技有关负责人印象深刻。该负责人表示,成功在科创板上市融资,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上市融资为公司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将募资投入公司的扩产建设及产品研发,包括沈阳总部二期洁净厂房建设、上海临港研发及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公司设备研发等项目,极大提升了公司的产能及研发能力。此外,企业在上市之后,还完善了股权激励制度,提高对核心团队、业务骨干对于公司的向心力。总的来看,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科创板50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作为科创板50指数的重要成份股,拓荆科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一个缩影,凸显了新质生产力的快速成长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显示出这一代表“硬科技”指数的长期投资价值。
科创板50指数是由科创板中市值及流动性靠前的50只股票构成,反映科创龙头企业的整体表现。科创板50指数成份股颇具代表性,50只的数量仅占科创板股票总数的8.4%,但总市值高达4.68万亿元,占科创板总市值的50.3%,是科创板当之无愧的“核心资产”。申万宏源证券表示,科创板50指数之所以被誉为“硬科技标杆”,源于其成份股企业拥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在行业分布上,科创板50指数成份股中的半导体行业占比高达六成,其他重点行业包括医疗器械、软件开发、光伏设备、航空装备等,均为符合国家战略、具备高技术壁垒的行业。
不久前的11月5日,科创板问世七周年。上交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已经达到了593家,总市值达到了9.2万亿元。整体来看,以2019年为基数,近5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8%和9%,表明这一板块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科创板公司的高成长性,正是建立在高研发投入的基础上。从研发强度来看,2024年全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680.78亿元,超过净利润的2.5倍,同比增长6.4%,最近3年复合增速达1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今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133.45亿元,同比增长9.01%,研发强度中位数12.4%。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研究员吴昱霖指出,目前,万得全A证券化率、相对估值与股债性价比三类估值指标超过历史中枢,但距离2015、2021年极值区间仍有空间。从宏观环境来看,信用指标已连续3个月企稳,宏观状态正在从“宽货币-紧信用-弱景气”的货币扩张阶段逐渐转换进入“宽货币-宽信用-弱景气”的信用扩张阶段。在历史信用扩张周期中,大类资产收益程度的排序从防御资产转向风险资产,受益板块集中于科技TMT、医药和消费。
吴昱霖表示,关于科技行情的整体拥挤度问题:目前,TMT作为整体,交易拥挤度尚未到极致状态;一级/二级行业的估值/涨跌分化程度还处于历史中低位;龙头个股的交易拥挤度尚未达到历史高点;买入金额前1%/5%的股票成交占比快速攀升,但距离历史高点仍有空间。
中金公司则在研报中表示,中国正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令全球投资者重新认识中国经济和产业链的韧性。在产业创新方面,在本轮AI科技革命中,我国凭借制度红利、人才红利、大市场等多方面优势取得突破,中国创新能力得到重新认识。
指数化投资渐成市场趋势
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ETF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指数化投资正在成为市场主流趋势。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ETF市场的总规模超5.6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了近2万亿元。而在科创板,这一趋势尤为突出。Wind数据显示,科创板ETF合计规模已经超过3000亿元。其中,科创板50指数已成为投资者配置科技主题的重要标的,挂钩的ETF规模超1800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ETF投资科创板,可以有效分散个股风险,且费率低廉、交易灵活,既能满足机构大规模资产配置需求,也适合个人投资者进行长期布局。科创板ETF规模的快速扩张,是政策支持、市场情绪改善、产品创新发展和投资需求升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反映了市场对资产配置工具的需求升级,也体现了资本市场结构优化的深层变革。
据了解,一直以来,易方达基金基于前瞻性的产业及策略研究,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性布局,深入探索科创板投资机会,完善科创板产品谱系,目前已推出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科创成长50ETF(588020)等17只科创板指数产品,涵盖宽基、行业主题、风格因子等不同类型,为场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